归乡养病,忽忽二年,复有金陵之行,留别台南诸友

朝代:清朝|作者:连横|

养病家山岁又新,扁舟复作远游人。

梦魂长绕东宁月,诗境还探北固春。

郁郁久居情未忍,恹恹将老志求伸。

海邦此去方多事,莫遣音书断羽鳞。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真韵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送毕之进状元二首·其一宋朝·周行己春风不开花,吹云翳白日。天寒食不足,江头拾芋栗。我马不敢驱,畏此霜霰密。君行当奈何,开帆转飘忽。挽舟君且住,为君一洗拂。今日此良会,他时未可必。我生锄犁手,一饭...
  • 2.《呈潘延之丈宋朝·洪刍黑头异日挂冠归,亲植杉松见百围。闲过一生从古少,兼全五福似公稀。手抄万卷笔犹健,身倚孤筇行若飞。寄语轻鸥莫惊顾,南州高士已忘机。
  • 3.《喜郑广文见过明朝·王弘诲江上别来今几年,一尊相对帝城边。幽居正尔耽诗兴,薄禄犹堪给酒钱。潦倒宁辞中散驾,投留应设广文毡。黄金得士知君是,白雪凭谁拟共传。
  • 4.《送赵伯渊元朝·张师愚送远临岐别绪长,少留吹帽醉重阳。秦淮倚棹秋听雨,易水驱车晓度霜。吴祐肯成青竹简,谢玄不佩紫罗囊。熟知二父才名盛,素业承家未易量。
  • 5.《偈一百二十首·其一百八宋朝·释怀深水中盐味,色里胶青。决定是有,不见其形。
连横(1878年217日—1936年6月28日),幼名允斌,谱名重送,表字天纵、字雅堂,号武公、剑,别署慕陶、慕真。台湾省台南人,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(今漳州龙海)。著有《台湾通史》、《台湾语典》、《台湾乘》、《大陆诗草》、《剑室诗集》等,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,被誉为“台湾文化第一人”。清康熙年间(18世纪初),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,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,故渡海来台,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,自此晚辈沿袭祖训,誓不侍清,在台以制糖为业。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