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南重晤王亚南先生,即以赠别

朝代:清朝|作者:连横|

兰亭禊帖辋川诗,寥落人间作画师。

故国廿年长战伐,重瀛三渡暂栖迟。

胸中丘壑盘桓久,腕底风云变化奇。

待到万梅花放日,扁舟来访太湖湄。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支韵

2. 明春将赴金陵,拟顺道过访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过宝应访达川不遇书其壁宋朝·释德洪屋老僧残湘水滨,丛林气象傲比邻。莫嫌川客贫彻骨,满院青春不借人。
  • 2.《郊行明朝·佘光裕西风羸马出官亭,陌上行人问使星。雁落野塘霜正白,鸦藏烟树柳初青。幽峦路转通花坞,曲涧泉流入竹坰。极目沧江天万里,祥云佳气护王庭。
  • 3.《登平湖阁明朝·何巩道人烟乱后半穷荒,湖上登楼见一方。路合烧痕溪草黑,窗分斜照县山黄。叶当秋落心先觉,水自天来梦更长。四海茫茫身未老,胜游难得在他乡。
  • 4.《送张养正都宪明朝·吴希贤先生原将种,东观早蜚英。统制新衔命,羌胡已识名。岂为投笔叹,暂作请缨行。沙草关南戍,旌旗塞下营。背人时草檄,入幕夜谈兵。文武真兼济,忠勤定有成。战袍团绣廌,介马...
  • 5.《流花桥明朝·李之世山色长如此,水流无尽期。可怜桥畔柳,半是折残枝。
连横(1878年217日—1936年6月28日),幼名允斌,谱名重送,表字天纵、字雅堂,号武公、剑,别署慕陶、慕真。台湾省台南人,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(今漳州龙海)。著有《台湾通史》、《台湾语典》、《台湾乘》、《大陆诗草》、《剑室诗集》等,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,被誉为“台湾文化第一人”。清康熙年间(18世纪初),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,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,故渡海来台,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,自此晚辈沿袭祖训,誓不侍清,在台以制糖为业。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