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柳四首(同庄瘿民、林绛秋作)·其三

朝代:清朝|作者:连横|

六朝花事去堂堂,红板桥头列两行。

汁染葛衣青澹荡,影摇纨扇绿徬徨。

奇峰缺处阴能补,细浪翻时午亦凉。

闻道热河宫草长,谩将眉黛斗浓妆。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阳韵

2. 同庄瘿民、林绛秋作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和唐应德红梅诗五首·其一明朝·王立道娇唇点就谁相顾,独立东风漫自愁。安得昭阳借君宠,同时铅粉尽含羞。
  • 2.《送客游兖海宋朝·张方平寒飙慄冽响吹空,雪意沈沈岁向穷。正是兼衣御醇酎,如何孤蹇逐飞蓬。杉松古色泰山庙,丝竹遗音夫子宫。访旧自堪宽旅琐,贤侯况似蜀文翁。
  • 3.《方岩山有仙人田项宜父家其三宋朝·戴炳一涧寒泉九节菖,酿泉为酒冽仍香。玉卮捧处慈颜喜,眉寿方岩共久长。
  • 4.《捣衣明朝·朱纯淡月流辉照绮栊,夜深砧韵起丁东。芙蓉凉透罗衫露,兰麝香摇玉钏风。净拂并刀裁素练,频添挂火试熏笼。征衣可寄情难寄,聊托鱼缄一纸通。
  • 5.《挽徐子瞻明府·其二明朝·佘翔白云随出没,精气化为龙。纵有陈蕃榻,南州不可逢。
连横(1878年217日—1936年6月28日),幼名允斌,谱名重送,表字天纵、字雅堂,号武公、剑,别署慕陶、慕真。台湾省台南人,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(今漳州龙海)。著有《台湾通史》、《台湾语典》、《台湾乘》、《大陆诗草》、《剑室诗集》等,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,被誉为“台湾文化第一人”。清康熙年间(18世纪初),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,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,故渡海来台,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,自此晚辈沿袭祖训,誓不侍清,在台以制糖为业。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