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宵

朝代:清朝|作者:连横|

春宵无计抵奇寒,况是灯昏梦又残。

强读古书寻奥义,自斟老酒拾陈欢。

百年岁月忙中过,半壁江山劫后看。

我欲吹竽学邹衍,阳回黍谷未为难。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寒韵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古意明朝·史自守新郎卜远行,风雨阻去骑。安得再风雨,来朝犹未去。云锦靓秋风,白露沁芙蓉。芙蓉香未减,内有心重重。
  • 2.《新晴有感宋朝·赵慎春风归草木,晓日丽山河。物滞欣逢泰,时丰自此多。神州应未远,当继沛中歌。
  • 3.《种药明朝·何巩道未老当为多病人,南园十亩寄閒身。药苗乞得殷勤种,莫遣愁催白发新。
  • 4.《耒阳谒庞士元先生祠明朝·岑徵先生卧龙亚,沉默栖荆襄。元直见称誉,德公为诩扬。一朝览德辉,如凤鸣高冈。百里羁骥足,出宰耒山阳。连城不时耀,明月犹韬光。散发委簿书,日夕事壶觞。水淢方圆折,鸿宝...
  • 5.《梅花百咏·其九十五·主一明朝·李江拨开洞府景无边,浓抹冰光淡抹烟。盛德深沉容貌古,性灵虚觉梦魂仙。残灯落尽风回阁,瀣露倾清月洗天。主一老翁无所适,独留风月坐窗前。
连横(1878年217日—1936年6月28日),幼名允斌,谱名重送,表字天纵、字雅堂,号武公、剑,别署慕陶、慕真。台湾省台南人,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(今漳州龙海)。著有《台湾通史》、《台湾语典》、《台湾乘》、《大陆诗草》、《剑室诗集》等,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,被誉为“台湾文化第一人”。清康熙年间(18世纪初),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,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,故渡海来台,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,自此晚辈沿袭祖训,誓不侍清,在台以制糖为业。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