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月望夜宿凌云寺示庄瘿民

朝代:清朝|作者:连横|

买山有愿未能偿,暂借僧寮避俗忙。

花木萧疏浮画意,石泉清洌浣诗肠。

当头皓月圆还缺,入座和风暑亦凉。

到此巳无尘世念,白云深处是吾乡。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阳韵

2. 是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题李凝幽居唐朝·贾岛闲居少邻并,草径入荒园。鸟宿池边树,僧敲月下门。过桥分野色,移石动云根。暂去还来此,幽期不负言。
  • 2.《洛下女郎歌·其一·红裳人唐朝·不详皎洁玉颜胜白雪,况乃当年对风月。沈吟不敢怨春风,自叹容华暗消歇。
  • 3.《初访中洞山八咏(内青莲岩)·其八明朝·王渐逵苍茫云树暗晴宵,碧涧丹梯跨石桥。永日烟花还共媚,早时尘梦迥全消。游人自是情相隔,真境由来路不遥。从此山中更栖隐,只将吾道付渔樵。
  • 4.《再逢友人明朝·朱珵圻道远频驰梦,情深只寄书。相逢俱泪下,翻似别离初。
  • 5.《秋怀八首·其八明朝·李孙宸瑟瑟西风乱壑哀,秋来门巷锁苍苔。床疑杨子书长满,径似陶潜菊自开。几树蝉鸣朝露冷,千山鸟带夕阳回。著书未少名山在,病卧堪怜万虑灰。
连横(1878年2月17日—1936年6月28日),幼名允斌,谱名重送,表字天纵、字雅堂,号武公、剑,别署慕陶、慕真。台湾省台南人,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(今漳州龙海)。著有《台湾通史》、《台湾语典》、《台湾乘》、《大陆诗草》、《剑室诗集》等,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,被誉为“台湾文化第一人”。清康熙年间(18世纪初),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,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,故渡海来台,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,自此晚辈沿袭祖训,誓不侍清,在台以制糖为业。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