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韵和林文访冬日感事

朝代:清朝|作者:连横|

惘惘屏风夜触头,谈诗亦可解穷愁。

琴书自占中年乐,风月难销百岁忧。

桑海日昏喧鬼市,蓬山浪恶阻仙舟。

夔蚿身世相怜惜,破涕尊前一笑酬。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尤韵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送王见斋年丈赴华亭谕明朝·王弘诲燕市悲歌又送君,清秋鸿雁感离群。酒钱尚愧苏司业,坐客空怜郑广文。三泖夜谈斋对月,九峰晴望馆为云。相思一寄华亭鹤,天路鸣声取次闻。
  • 2.《赠净天镜讲师元朝·虞堪义天本无际,心镜夺方诸。白月离沧海,清风下太虚。扶宗谭般若,演教契真如。龙象朝朝集,松堂响粥鱼。
  • 3.《昼寝(辛未都门)·其一明朝·申佳允三春未了途债,千里忽萦客心。午榻一床蝶梦,莲湾两部蛙吟。
  • 4.《五更转明朝·吾邱瑞幸各镇怀忠荩。共兴师讨不臣他。移屯姑孰。姑孰图侥倖朝廷呵。反把他。拜相封侯。露牙张吻。念区区受厚禄愿捐躯命。戮力勤王。也图个扬名姓又谁知。贼亮当朝把我。绩归灰烬...
  • 5.《梅花百咏·其二十六·和而不流明朝·李江月来频照草堂低,送客迎宾路不迷。恁地时光堪雅赏,个中天巧就留题。玉容自是人如梦,酒兴何曾醉似泥。蔼若展禽春共坐,一枝长傍曲栏西。
连横(1878年217日—1936年6月28日),幼名允斌,谱名重送,表字天纵、字雅堂,号武公、剑,别署慕陶、慕真。台湾省台南人,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(今漳州龙海)。著有《台湾通史》、《台湾语典》、《台湾乘》、《大陆诗草》、《剑室诗集》等,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,被誉为“台湾文化第一人”。清康熙年间(18世纪初),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,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,故渡海来台,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,自此晚辈沿袭祖训,誓不侍清,在台以制糖为业。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