栎社席上有怀林痴仙、赖悔之二兄

朝代:清朝|作者:连横|

劫火图书共陆沈,清秋风雨苦相侵。

周秦以下无奇气,山水之间有正音。

举盏或怜春酒薄,敲诗每觉夜钟深。

年来事事伤哀乐,又向莱园一怅吟。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侵韵

2. 莱园为社友聚集之处,今亦会此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天授中语唐朝·不详遇徐杜者必生,遇来侯者必死。
  • 2.《陪知县夜饮泛碧斋再用前韵宋朝·陈渊暑雨初收水拍浔,溪光南北影千岑。移舟为爱玻璃阔,放盏那知琥珀深。缓带小风来水面,倚栏凉月转天心。酒酣更驻凌波袜,直待银河夜色沉。
  • 3.《义妇辞为王佐妻万氏作元朝·张达结发事闺阃,盟心同死生。如何中弃捐,不得长合并。迩者被嘉命,校艺赴吴城。临岐重寄托,肃穆候亲庭。旨甘毋或缺,旦夕善寝兴。斯情靡有违,庶用慰徂征。岂不恋兹爱,所忧...
  • 4.《送赵弼之吴下省亲明朝·李之世春江渺渺落鸿孤,送子扁舟下五湖。一片白云看不尽,暗随明月入姑苏。
  • 5.《过长沮桀溺耦耕处清朝·王士祯曾读陶公传,尞尞沮溺心。耦耕馀故迹,流水抱寒岑。鸟下日将夕,云归山半阴。从来避世者,不厌入林深。
连横(1878年217日—1936年6月28日),幼名允斌,谱名重送,表字天纵、字雅堂,号武公、剑,别署慕陶、慕真。台湾省台南人,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(今漳州龙海)。著有《台湾通史》、《台湾语典》、《台湾乘》、《大陆诗草》、《剑室诗集》等,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,被誉为“台湾文化第一人”。清康熙年间(18世纪初),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,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,故渡海来台,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,自此晚辈沿袭祖训,誓不侍清,在台以制糖为业。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