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事四首·其四

朝代:清朝|作者:连横|

雄关百二郁崔嵬,越水燕云眼倦开。

同室称戈争割据,登台杖剑且徘徊。

可怜苦雨凄风夜,谁是经天纬地才?

莽莽中原秋欲暮,伤心忍对菊花杯!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灰韵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和黄韵元朝·徐天赉杏花初破怯春风,未识芳心一点红。词翰往来传意密,死生梦幻转头空。素知分浅鸳帏里,预许名题雁塔中。杳杳幽魂何处觅?真华消息报仙宫。
  • 2.《宿康王观宋朝·李彭流水赴大壑,孤云耿松门。风幡动林杪,步屧烟景昏。矫掌俟幽讨,高怀定谁论。浊醪有佳趣,溪鱼供晚飧。无名窗外鸟,催曙武陵原。
  • 3.《送邵端峰方伯之山东明朝·王渐逵曾是君王侍从臣,石渠文藻动儒绅。廿年湖海空馀梦,六省台垣重看人。遥忆灵光能作赋,即看汶水更知津。观风南国堪谁采,野史名山只自论。
  • 4.《香山八景诗·其四·浮虚春涛明朝·伍瑞隆闻道天南浮石山,随波上下此其湾。请看万里春涛势,自是神鳌带柱还。
  • 5.《放舟甘滩寄王楚臣明朝·何巩道凌晨忽失绿杨阴,知是江潮昨夜深。一梦已行三里月,五更长忆百年心。层滩白浪倾村树,曲港红菱掠水禽。吹散旅情天又远,此时惆怅为谁吟。
连横(1878年217日—1936年6月28日),幼名允斌,谱名重送,表字天纵、字雅堂,号武公、剑,别署慕陶、慕真。台湾省台南人,祖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(今漳州龙)。著有《台湾通史》、《台湾语典》、《台湾乘》、《大陆诗草》、《剑室诗集》等,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,被誉为“台湾文化第一人”。清康熙年间(18世纪初),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,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,故渡海来台,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,自此晚辈沿袭祖训,誓不侍清,在台以制糖为业。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