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事四首·其三

朝代:清朝|作者:连横|

横海楼船壮伏波,且骑天驷渡天河。

弭兵有客疑衷甲,耀武何人肯止戈!

侵略雄心排彼得,平和遗训守门罗。

鱼龙寂寞江湖冷,愁听阴山敕勒歌。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歌韵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临终偈宋朝·崔婆西方一路好修行,上无条岭下无坑。去时不用著鞋袜,脚踏莲花步步行。
  • 2.《送叔宜宋朝·彭汝砺地近梅开早,溪深柳放迟。可怜春到处,恰值汝归时。衰晚疲奔走,羁栖恨别离。祇因明夜梦,千里亦相随。
  • 3.《高宗皇帝挽词·其四宋朝·赵慎不谓神仙窟,今时异昔时。鼎湖龙去远,社首凤来迟。顾毕三年制,惊闻七月期。痛心思继代,不忘有声诗。
  • 4.《散步明朝·李寄寒日静坐长,落落散幽步。草蔓幸樵既,登陟不必路。礀叶短短红,不数枫林树。风浪夕阳水,树烟远口渡。暧暧见归人,仓皇解草屦。吾得暂疏放,敢负空山暮。啸歌禽语閒,夜冷...
  • 5.《赠吴符远并谢其借书末章及之·其一明朝·沈守正之子天都秀,蜚声及盛年。曈曈初上日,浩浩出山泉。爱客客逾重,逃名名转膻。延陵有奇节,多属少君传。
连横(1878年217日—1936年6月28日),幼名允斌,谱名重送,表字天纵、字雅堂,号武公、剑,别署慕陶、慕真。台湾省台南人,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(今漳州龙海)。著有《台湾通史》、《台湾语典》、《台湾乘》、《大陆诗草》、《剑室诗集》等,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,被誉为“台湾文化第一人”。清康熙年间(18世纪初),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,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,故渡海来台,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,自此晚辈沿袭祖训,誓不侍清,在台以制糖为业。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