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南社诸子(是日会于黄氏固园)

朝代:清朝|作者:连横|

我依北斗思南斗,每觉春声杂夏声。

天上楼台原是梦,人间草木岂无情?

中年荡荡多哀乐,故旧寥寥感死生。

差喜固园今夜月,酒筹诗笔互纵横。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庚韵

2. 是日会于黄氏固园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燕诗示刘叟唐朝·白居易梁上有双燕,翩翩雄与雌。衔泥两椽间,一巢生四儿。四儿日夜长,索食声孜孜。青虫不易捕,黄口无饱期。觜爪虽欲敝,心力不知疲。须臾十来往,犹恐巢中饥。辛勤三十日,母瘦...
  • 2.《岁莫雪中柬俞生仲深叔昭元朝·李昱岁莫栖迟老树村,纷纷急雪洒黄昏。乘舟谁效山阴客,不是晴天不过门。
  • 3.《次韵奉答应韵二首·其一明朝·石宝春光能得几多旬,雨笠风蓑过半春。正自不禁萍水恨,可堪重对别离人。
  • 4.《送冯用韫学士归省·其二明朝·余继登壮年能解绶,拜命即辞荣。盛事归桥梓,私心忆弟兄。传符明主赐,樽酒故人情。别后长安道,应增鸣雁声。
  • 5.《中秋明朝·沈守正空教罗绮上西楼,白雾蒙蒙意未休。千里不能知变态,一年草草又中秋。
连横(1878年217日—1936年6月28日),幼名允斌,谱名重送,表字天纵、字雅堂,号武公、剑,别署慕陶、慕真。台湾省台南人,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(今漳州龙海)。著有《台湾通史》、《台湾语典》、《台湾乘》、《大陆诗草》、《剑室诗集》等,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,被誉为“台湾文化第一人”。清康熙年间(18世纪初),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,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,故渡海来台,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,自此晚辈沿袭祖训,誓不侍清,在台以制糖为业。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