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电四首·其三

朝代:清朝|作者:连横|

马厂仓皇起誓师,纷纷直北羽书驰。

可知玉弩惊天日,正是金瓯坠地时。

十道新军齐敌忾,两朝危局赖扶持。

段公慷慨饶忠勇,驱遣貔貅逐魍魑。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支韵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行香子·丹阳寄述古宋朝·苏轼 携手江村。梅雪飘裙。情何限、处处消魂。故人不见,旧曲重闻。向望湖楼,孤山寺,涌金门。 寻常行处,题诗千首,绣罗衫、与拂红尘。别来相忆,知是何人。有湖中月,江边...
  • 2.《白石山·其二宋朝·周邠登山踏遍万千峰,直到青云第一重。路僻频惊来瑞鹿,洞深还见挂苍龙。偶穿白石寻黄石,却倚青松慕赤松。日脚西垂促归兴,巾车无复更从容。
  • 3.《九日与吴君同舟过越元朝·张仲深延陵有客上蓬莱,九日相逢畅好怀。赖有舟中尊酒在,不知篱下菊花开。利名异业同奔走,山水无情任往回。解得渊明千古意,不谋升斗盍归来。
  • 4.《游黄梁祠即景杂咏·其四明朝·申佳允行行古道问仙踪,驴背驮来睡眼矇。莫道仙缘非易结,仙乡今在睡乡中。
  • 5.《望苍岩行明朝·石宝苍岩之山在何许,大行东来如马驻。上有千年不老之长松,下有清泉及茂树。颠猿栖其中,千岁亦不去。玄鸟吐云白鹿走,异相不独隋帝女。山翁饮水犹绿发,野草通灵亦金缕。吁嗟...
连横(1878年217日—1936年6月28日),幼名允斌,谱名重送,表字天纵、字雅堂,号武公、剑,别署慕陶、慕真。台湾省台南人,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(今漳州龙海)。著有《台湾通史》、《台湾语典》、《台湾乘》、《大陆诗草》、《剑室诗集》等,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,被誉为“台湾文化第一人”。清康熙年间(18世纪初),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,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,故渡海来台,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,自此晚辈沿袭祖训,誓不侍清,在台以制糖为业。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