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寅十月十日四首·其二

朝代:清朝|作者:连横|

回首金陵一战平,孙黄功罪漫讥评。

国魂飘荡天难问,民气摧残世莫争。

不分英雄多失势,遂令竖子竟成名。

西林亦有南洲望,独向蛮荒老泪横。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庚韵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子产不毁乡校颂唐朝·韩愈  我思古人,伊郑之侨。以礼相国,人未安其教;游于乡之校,众口嚣嚣。或谓子产:“毁乡校则止。”曰:“何患焉?可以成美。夫岂多...
  • 2.《吴江太湖笠泽虹桥宋朝·江汝明地据东吴胜,江从震泽连。万家临一水,千古得三贤。
  • 3.《泊练祈塘元朝·李昱枕上春寒酒未醒,小舟还此泊芦汀。雨声欲趁夜船到,一夜东风吹塔铃。
  • 4.《送侯若朴同年还商丘三首·其二明朝·何吾驺当朝论作赋,余意每难明。一日逢之子,千秋托友生。调声翻大历,选法动西京。坐忆同巢鸟,差池感和鸣。
  • 5.《白鹤山明朝·吴中吴兴多名山,兹峰特奇秀。不知自开辟,阴阳几昏昼。云有未髭僧,冥栖刻莲漏。香台俨有在,祥室已新搆。松下伏神龟,竹间走饥鼬。白鹤不受招,仙踪亮难究。伊昔屡登临,空翠...
连横(1878年217日—1936年6月28日),幼名允斌,谱名重送,表字天纵、字雅堂,号武公、剑,别署慕陶、慕真。台湾省台南人,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(今漳州龙海)。著有《台湾通史》、《台湾语典》、《台湾乘》、《大陆诗草》、《剑室诗集》等,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,被誉为“台湾文化第一人”。清康熙年间(18世纪初),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,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,故渡海来台,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,自此晚辈沿袭祖训,誓不侍清,在台以制糖为业。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