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寅十月十日四首·其二

朝代:清朝|作者:连横|

回首金陵一战平,孙黄功罪漫讥评。

国魂飘荡天难问,民气摧残世莫争。

不分英雄多失势,遂令竖子竟成名。

西林亦有南洲望,独向蛮荒老泪横。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庚韵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踏莎行·晚景明朝·陈霆流水孤村,荒城古道。槎牙老木乌鸢噪。夕阳倒影射疏林,江边一带芙蓉老。风暝寒烟,天低衰草,登楼望极群峰小。欲将归信问行人,青山尽处行人少。
  • 2.《对月元朝·张达月光尔何荣,覆地写我形。我形无污杂,我心自清明。愿得生翅翎,九万随鹏程。大风浩泠泠,扶摇游太清。
  • 3.《题吴匏庵东庄诸景二十首·其八·曲池明朝·石宝池水清且涟,萦转牵曲镜。照见柳叶斜,不似莲花正。
  • 4.《怀吴隐士明朝·佘翔少君清净道家流,一别新都忽两秋。欲问巢云空谷里,千峰落日倚孤舟。
  • 5.《桓司马清朝·牛焘横行南北拥雄师,何事流连种柳时。千载可人王处仲,平生抱愧慕容垂。功存晋室终遗臭,音似司空但恨雌。不定关中成铸错,死前九锡欲奚为。
连横(1878年217日—1936年6月28日),幼名允斌,谱名重送,表字天纵、字雅堂,号武公、剑,别署慕陶、慕真。台湾省台南人,祖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(今漳州龙)。著有《台湾通史》、《台湾语典》、《台湾乘》、《大陆诗草》、《剑室诗集》等,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,被誉为“台湾文化第一人”。清康熙年间(18世纪初),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,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,故渡海来台,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,自此晚辈沿袭祖训,誓不侍清,在台以制糖为业。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