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风雨中渡饮马河

朝代:清朝|作者:连横|

短衣长剑出关遥,万里征人唱渡辽。

漠漠山河秋瑟瑟,凄凄风雨马萧萧。

歌翻敕勒笳声健,杯酌葡萄酒力骄。

今夕松花江畔路,有人携手慰无聊。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萧韵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和刘柴桑晋朝·陶渊明山泽久见招,胡事乃踌躇?直为亲旧故,未忍言索居。良辰入奇怀,挈杖还西庐。荒塗无归人,时时见废墟。茅茨已就治,新畴复应畲。谷风转凄薄,春醪解饥劬。弱女虽非男,慰情...
  • 2.《次韵张从道三首·其一·石首道中宋朝·陈渊匹马江村路,长鞭短袂裘。问民知所病,驱御去如流。雾卷千山晓,霜馀万木秋。古来奔走吏,流落有奇谋。
  • 3.《帝京歌·其四明朝·王立道滹沱易水接卢沟,千古渔阳说上流。圣王一统开华夏,佳气常朝五凤楼。
  • 4.《述古德遗事作渔父词八首·其三·宝公宋朝·释德洪来往独龙冈畔路,杖头落索闲家具,后事前观如目睹。非谶语,须知一念无今古。长笑老萧多病苦,笑中与药皆狼虎,蜡炬一枝非嘱付。聊戏汝,热来脱却娘生裤。
  • 5.《罗浮杂咏十绝·其七明朝·李孙宸会仙桥上会群仙,黄麟白鹿守桥边。怪他放我冲筵几,叱去下耕芝草田。
连横(1878年217日—1936年6月28日),幼名允斌,谱名重送,表字天纵、字雅堂,号武公、剑,别署慕陶、慕真。台湾省台南人,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(今漳州龙海)。著有《台湾通史》、《台湾语典》、《台湾乘》、《大陆诗草》、《剑室诗集》等,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,被誉为“台湾文化第一人”。清康熙年间(18世纪初),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,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,故渡海来台,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,自此晚辈沿袭祖训,誓不侍清,在台以制糖为业。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