闻歌

朝代:清朝|作者:连横|

绿酒红灯夜,闻歌唤奈何。

当筵求玉杵,旧梦隔银河。

柳弱愁难系,花残恨更多。

可能倩双鲤,情愫托微波。

注释

1. 五言律诗 押歌韵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灞陵行送别唐朝·李白送君灞陵亭,灞水流浩浩。上有无花之古树,下有伤心之春草。我向秦人问路岐,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。古道连绵走西京,紫阙落日浮云生。正当今夕断肠处,骊歌愁绝不忍听。
  • 2.《送庐州驿丞明朝·王汝玉镇漅何处是,淮水汴流间。有禄谁云薄,居官每得閒。花藏公馆暗,藓入客亭斑。考绩重临日,长年饱看山。
  • 3.《贺瑞麟寿联清朝·文星瑞三超资硕望,记恩隆三锡,秩晋三迁,更福备三多,喜值三春开寿宇;百粤仰元功,看班领百僚,绩熙百职,况身膺百禄,合增百岁祝期颐。
  • 4.《题桃源图明朝·朱彦昌当时秦鹿走中原,天下纷纷孰可论。黔首已沾新雨露,白云犹隔旧乾坤。水流花谢长三月,犬吠鸡鸣自一村。我昔荆湖询往事,茫茫烟浪几黄昏。
  • 5.《秋夜戴公纶见过以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为韵各赋十绝·其三明朝·李孙宸高楼明月夜,咫尺望三山。不奈凉秋色,乘风欲往还。
连横(1878年217日—1936年6月28日),幼名允斌,谱名重送,表字天纵、字雅堂,号武公、剑,别署慕陶、慕真。台湾省台南人,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(今漳州龙海)。著有《台湾通史》、《台湾语典》、《台湾乘》、《大陆诗草》、《剑室诗集》等,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,被誉为“台湾文化第一人”。清康熙年间(18世纪初),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,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,故渡海来台,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,自此晚辈沿袭祖训,誓不侍清,在台以制糖为业。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