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韵和黄茂笙病中之作·其二

朝代:清朝|作者:连横|

生死何须念,轮回悟已真。

登天能證佛,入地即为人。

兜率罡风乱,恒沙劫火频。

祗今居畏垒,情话一酸辛。

注释

1. 五言律诗 押真韵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题鹤鸣亭·林下萧然一秃翁宋朝·辛弃疾林下萧然一秃翁,斜阳扶杖对西风。功名此去心如水,富贵由来色是空。便好洗心依佛祖,不妨强笑伴儿童。客来闲说那堪听,且喜新来耳渐聋。
  • 2.《和忠道者牧牛颂宋朝·释天游两角指天,四足踏地。拽断鼻绳,牧甚屎屁。
  • 3.《明朝·朱谋晋布叶如钱个个青,不争要路占閒庭。风前印鹤移罡步,雨后留蜗作篆形。生阁久萦词客恨,入碑多蚀古人铭。红英堕地交相映,小屐跫然未忍停。
  • 4.《沙河驿途中明朝·李贤烟景苍茫望处迷,无端诗思谩成题。荒城夜犬墙头吠,野店晨鸡树上啼。驿吏鸣铃来远堠,行人驰马渡深溪。路傍时听农夫语,陇亩收成稼穑齐。
  • 5.《临镜序明朝·李景云 崔时佩彩云开。月明如水浸楼台。风弄竹声只道是金佩响。月移花影疑是玉人来。意孜孜双业眼。急攘攘那情怀。倚定着门儿待。只索要呆打孩。青鸾黄犬信音乖。
连横(1878年217日—1936年6月28日),幼名允斌,谱名重送,表字天纵、字雅堂,号武公、剑,别署慕陶、慕真。台湾省台南人,祖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(今漳州龙)。著有《台湾通史》、《台湾语典》、《台湾乘》、《大陆诗草》、《剑室诗集》等,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,被誉为“台湾文化第一人”。清康熙年间(18世纪初),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,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,故渡海来台,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,自此晚辈沿袭祖训,誓不侍清,在台以制糖为业。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