赠胡燕邱

朝代:清朝|作者:徐桢立|

语言简淡气温温,天下中庸见远孙。

集蓼莫谈多难日,惊弦应有未招魂。

醉乡易入无机阱,故里曾归只梦痕。

蹀躞九嶷来不近,劝携游杖访云根。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元韵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曲中听黄问琴歌分韵八首·轻染鸦黄拂髻鬟明朝·程嘉燧轻染鸦黄拂髻鬟,莺雏巧笑斗双弯。不知《水调》声能苦,蹙损横波一寸
  • 2.《雨过许叔大元朝·李昱山雨沾衣湿,江云度水寒。也应如杜甫,曾此过苏端。绿蚁春浆瓮,青丝野菜盘。平生谢拘束,与子罄相驩。
  • 3.《法原院元朝·严士贞碧巘唐朝古道场,暗浮空翠湿衣裳。老僧踏破松阴雪,幽鸟栖残木末霜。佛刹废兴诚有数,物情兴歇自无常。身閒暂借禅房宿,月照千山午夜长。
  • 4.《望江南·咏萤明朝·李雯朱阑暮,点点动春星。来近灯前常黯淡,去时花下忒分明,曾伴玉人行。迎风度,斗帐见盈盈。待得月华分一照,也随珠露湿三更,遮莫上银屏。
  • 5.《阳春杂咏七星丹灶明朝·汪英山倚青霄北斗齐,晨光先映万山低。片霞残雪馀炉冷,朱橘绯桃荫草凄。华岳逍遥云淡补,天台仿佛鸟轻啼。何时得访寻真路,踏破云烟兴不迷。
徐桢立(1890-1952),字庚甫,号绍周,又号馀习居士,曾得秦权,故其书室名曰“宝权宝”,湖南长沙人,民国时期著名学者、词人、书画家。家世以科第阀阅名于世,祖父棻,字芸渠,道光翰林,为岳麓书院长逾二十年;伯父树铭,字寿蘅,亦道光翰林,官至尚书;父树钧,字叔鸿,以得王献之鸭头丸帖,而名其书室“宝鸭斋”,咸丰举人,光绪初官户部,旋侍御史,外放为广西、安徽道台,署理江南布政使,工书法,精鉴赏,著有《宝鸭斋集》、《宝鸭斋题跋》、《宝鸭斋法帖》、《宝鸭斋金石拓存》等,有子七人,徐桢立行六,故人皆称之为徐六先生。其聪颖绝伦,学识渊博,以书名于时,善为诗词骈赋,旁逮篆刻,无不精能。抗日战争时避寇湘南,曾以土产芦苇代笔,书擘窠大字,气势磅礴;又以蔗余作画,别饶意境,有脱去笔墨畦町之妙。平生治学严谨,通经史子集及古文字学,尤深研宋明儒先理性之学,博观约取,以蕺山刘氏为归。曾教授于湖南大学中文系,讲授词章理学,多士翕然宗之。抗战胜利后,湖南省筹修省志,成立湖南省文献委员会,被聘为委员,分掌文史考古工作,建国后,任中南军政委员会顾问及湖南省政府参事兼湖南省文史馆馆员。著有《馀习盦稿》《馀习盦楷则》《九疑木石吟》《丽辞景旧》等,又主修《宁远县志》《道县县志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