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岁六日宁远北乡道中二首·其一

朝代:清朝|作者:徐桢立|

草堂佳兴许教同,轻笋冲泥向北风。

暄暖乍疑迁节候,霏微聊与净尘蒙。

遥岑织雾连虚碧,老树争春杂旧红。

却笑萍蓬定何事,舂陵游过汉城东。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东韵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二首唐朝·李白 潮水还归海,流人却到吴。相逢问愁苦,泪尽日南珠。 闻说金华渡,东连五百滩。全胜若耶好,莫道此行难。猿啸千溪合,松风五月寒。他年一携手,摇艇入新安。
  • 2.《富阳李宗勉丞相坟元朝·陈宜甫丞相何年薨,郁哉此佳城。石羊卧烟雨,两马矫欲鸣。翁仲唤不应,夜语招山精。往昔朱旐来,人诧死葬荣。凿山进深邃,砌石宏经营。结庐慎呵护,樵牧焉敢行。岂不有子孙,岁岁...
  • 3.《东湖夜归赋诗二章呈驹甫师川·其二宋朝·李彭弱龄百不堪,寄傲及壮节。从人笑数奇,丘壑藏我拙。客梦漳水头,邻鸡鸣枯楬。荷锄挟新诗,怀哉清夜月。野桃欲着花,几见堪黍雪。当还灌我园,终岁饱葵蕨。
  • 4.《因小儿学琴终夜不寐作宋朝·陈子高鸣鹤操音清,兴幽发性情。听琴爱夜半,明月上残更。
  • 5.《山中偶作三首·其三宋朝·释清远休处言休便好休,五湖踪迹任遨游。莫嫌活计无多子,此个牟尼用到头。
徐桢立(1890-1952),字庚甫,号绍周,又号馀习居士,曾得秦权,故其书室名曰“宝权宝”,湖南长沙人,民国时期著名学者、词人、书画家。家世以科第阀阅名于世,祖父棻,字芸渠,道光翰林,为岳麓书院长逾二十年;伯父树铭,字寿蘅,亦道光翰林,官至尚书;父树钧,字叔鸿,以得王献之鸭头丸帖,而名其书室“宝鸭斋”,咸丰举人,光绪初官户部,旋侍御史,外放为广西、安徽道台,署理江南布政使,工书法,精鉴赏,著有《宝鸭斋集》、《宝鸭斋题跋》、《宝鸭斋法帖》、《宝鸭斋金石拓存》等,有子七人,徐桢立行六,故人皆称之为徐六先生。其聪颖绝伦,学识渊博,以书名于时,善为诗词骈赋,旁逮篆刻,无不精能。抗日战争时避寇湘南,曾以土产芦苇代笔,书擘窠大字,气势磅礴;又以蔗余作画,别饶意境,有脱去笔墨畦町之妙。平生治学严谨,通经史子集及古文字学,尤深研宋明儒先理性之学,博观约取,以蕺山刘氏为归。曾教授于湖南大学中文系,讲授词章理学,多士翕然宗之。抗战胜利后,湖南省筹修省志,成立湖南省文献委员会,被聘为委员,分掌文史考古工作,建国后,任中南军政委员会顾问及湖南省政府参事兼湖南省文史馆馆员。著有《馀习盦稿》《馀习盦楷则》《九疑木石吟》《丽辞景旧》等,又主修《宁远县志》《道县县志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