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韵和季弟移居大树山

朝代:清朝|作者:徐桢立|

六籍于今烬几秦,抱残宜隐故山春。

一枝可寄聊因树,千里迟归更忆人。

坎止流行两无碍,陵移谷变举微尘。

兴唐寺畔躬耕地,夜雨何当听达晨。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真韵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题诗后唐朝·贾岛 两句三年得,一吟双泪流。知音如不赏,归卧故山秋。
  • 2.《生查子·情景宋朝·姚宽郎如陌上尘,妾似堤边絮。相见两悠扬,踪迹无寻处。酒面扑春风,泪眼零秋雨。过了离别时,还解相思否?
  • 3.《关山月南北朝·陆琼边城与明月,俱在关山头。焚烽望别垒,击斗宿危楼。团团婕妤扇,纤纤秦女钩。乡园谁共此,愁人屡益愁。
  • 4.《偈五十三首·其四宋朝·释克勤只这是,大似撒沙向眼中。只这不是,还如注水向耳里。直下无事,平地陷入。别有机关,堕坑落堑。祇园屈曲流泉急,鹫岭巍峨云出迟。
  • 5.《仙吕赏花时元朝·曾瑞卿谁知道半霎相看百种愁。则被那一点相思两处勾。郭华云:小娘子。这胭脂粉不见好。还有高的换些与我。正旦唱:他把这脂粉作因由。云:秀才。这是上等的胭脂粉哩。郭华云:看...
徐桢立(1890-1952),字庚甫,号绍周,又号馀习居士,曾得秦权,故其书室名曰“宝权宝”,湖南长沙人,民国时期著名学者、词人、书画家。家世以科第阀阅名于世,祖父棻,字芸渠,道光翰林,为岳麓书院长逾二十年;伯父树铭,字寿蘅,亦道光翰林,官至尚书;父树钧,字叔鸿,以得王献之鸭头丸帖,而名其书室“宝鸭斋”,咸丰举人,光绪初官户部,旋侍御史,外放为广西、安徽道台,署理江南布政使,工书法,精鉴赏,著有《宝鸭斋集》、《宝鸭斋题跋》、《宝鸭斋法帖》、《宝鸭斋金石拓存》等,有子七人,徐桢立行六,故人皆称之为徐六先生。其聪颖绝伦,学识渊博,以书名于时,善为诗词骈赋,旁逮篆刻,无不精能。抗日战争时避寇湘南,曾以土产芦苇代笔,书擘窠大字,气势磅礴;又以蔗余作画,别饶意境,有脱去笔墨畦町之妙。平生治学严谨,通经史子集及古文字学,尤深研宋明儒先理性之学,博观约取,以蕺山刘氏为归。曾教授于湖南大学中文系,讲授词章理学,多士翕然宗之。抗战胜利后,湖南省筹修省志,成立湖南省文献委员会,被聘为委员,分掌文史考古工作,建国后,任中南军政委员会顾问及湖南省政府参事兼湖南省文史馆馆员。著有《馀习盦稿》《馀习盦楷则》《九疑木石吟》《丽辞景旧》等,又主修《宁远县志》《道县县志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