琴台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文园多病厌文君,恨入金徽不忍闻。
寂寞高台留古迹,来牛去马自成群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古人铸鉴宋朝·沈括   此工之巧智,后人不能造。比得古鉴,皆刮磨令平,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。  世有透光鉴,鉴背有铭文,凡二十字,字极古,莫能读。以鉴承日光,则背文及二 十字皆透,...
  • 2.《葵花宋朝·蔡珪北墉开处叶森森,政以多花负赏音。小智区区能卫足,孤忠耿耿祗倾心。
  • 3.《秋日同文馆诗·其三宋朝·曹辅开口曾吟凤,临池岂厌鸡。诗豪杜工部,墨妙庾征西。归及黄花在,能忘彩笔题。醉游须烂漫,莫惜锦障泥。
  • 4.《题衡山明朝·佘翔清秋高蹑祝融峰,涧道千盘隐万松。日月分明开禹凿,云霞回合蚀秦封。檐前乔木巢朱鸟,岩下寒湫卧白龙。欲问元彝苍水使,天风吹落半山钟。
  • 5.《雨夜再题梅瞿山画松清朝·王士祯林灯明暗雨模糊,雷电冥冥夜气孤。破壁长松欲飞去,晓来疑是坐龙图。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