幽州送景僧录归钱塘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天目山前景老禅,长安传法旧沙门。
十年不见身为累,万里相逢舌尚存。
漠漠尘埃凝破衲,凄凄风露袭归辕。
到家定有秋光在,报答黄花满故园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楞伽寺元朝·宗衍叠嶂来山尾,平湖对寺门。登危逾近郭,望迥更连村。客醉迷花畔,樵歌坐树根。不烦留煮茗,雨过井都浑。
  • 2.《题兑溪驿宋朝·鲍娘溪驿旧名彡,烟光满翠岚。须知今夜好,宿处是江南。
  • 3.《汉宫词明朝·石宝汉宫有明月,秋风悴碧枝。紫苔绣壁带,积翠隐罛篱。夜久星河变,人来鹦鹉知。旧恩随露泻,馀欢与日移。尚忆朝辞辇,深承夜诵诗。阳阿新得幸,谷永况多辞。指斥椒房宠,吹求...
  • 4.《磻溪寺感怀次壁上韵明朝·江源驱车非为急征求,直北幽燕忝未收。羽檄西风频报虏,边兵今日正防秋。穷涂迢递谁青眼,古寺荒凉僧白头。感慨满怀何处遣,谩将诗句壁间留。
  • 5.《湖亭小集明朝·宋守一为问竹溪逸,谁当处士星。高标希俗累,彩笔动山灵。镜落芙蓉紫,园开薜荔青。肯怜朋好在,风雨望湖亭。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