蚕市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成都美女白如霜,结伴攜筐去采桑。
一岁蚕苗凡七出,寸丝那得做衣裳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石头城唐朝·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,潮打空城寂寞回。 淮水东边旧时月,夜深还过女墙来。
  • 2.《酬王季友题半日村别业兼呈李明府唐朝·郎士元村映寒原日已斜,烟生密竹早归鸦。长溪南路当群岫,半景东邻照数家。门通小径连芳草,马饮春泉踏浅沙。欲待主人林上月,还思潘岳县中花。
  • 3.《早行宋朝·陈渊梦中闻得子规啼,灯下惊呼马亦嘶。宿雾故迷山远近,肩舆才辨路高低。鸡鸣犬吠遥相应,野草幽花自不齐。待得晨光开霁色,不知行道几人迷。
  • 4.《麻沙八景诗·其一·岱山夕照宋朝·蔡元定望断高峰眼不花,个中仿佛认人家。情知一样青山色,才有斜阳景更佳。
  • 5.《故中山西园清朝·王士祯上公邸第旧西园,水石萧然绝世喧。无复秋兰被长坂,祗馀修竹映朱门。萧曹事业终归尽,江孔文章莫更论。日暮风烟愁客思,冶城南是谢公墩。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