寰州道中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穷荒六月天,地有一尺雪。
孤儿可怜人,哀哀泪流血。
书生不忍啼,尸坐愁欲绝。
鼙鼓夜达明,角笳竞於邑。
此时入骨寒,指堕肤亦裂。
万里不同天,江南正炎热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临江仙·探梅宋朝·辛弃疾 老去惜花心已懒,爱梅犹绕江村。一枝先破玉溪春。更无花态度,全有雪精神。 剩向空山餐秀色,为渠著句清新。竹根流水带溪云。醉中浑不记,归路月黄昏。
  • 2.《即事明朝·伍瑞隆凝姿送艳不胜情,掩映红罗秘弗明。侍婢莫将银烛背,灯前争看小徐卿。
  • 3.《漫兴十首·其五清朝·王士祯均房山万叠,林箐杳难分。故国传郧子,名城属冠军。风烟迷楚望,金鼓动秦云。父老思原杰,当年旧建勋。
  • 4.《秦邮曲二首·其一清朝·王士祯盂湖萧萧风色秋,神鸦竞食啸渔舟。夜半湖心明月上,还疑神女弄珠游。
  • 5.《明朝·沈璟论荣枯会合都是前因。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