燕歌行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北风刮地愁云彤,草木烂死黄尘蒙。
挝鞞伐鼓声咚咚,金鞍铁马摇玲珑。
将军浩气吞长虹,幽并健儿胆力雄。
战车轧轧驰先锋,甲戈相拨声摩空。
雁行鱼贯弯角弓,披霜踏雪渡海东。
斗血浸野吹腥血,捐躯报国效死忠。
鼓衰矢竭谁收功,将军卸甲入九重。
锦袍宣赐金团龙,天子锡宴葡萄宫。
烹龙炰鸾割驼峰,紫霞潋滟琉璃锺。
天颜有喜春融融,乞与窈窕双芙蓉。
虎符腰佩官益穹,归来贺客皆王公。
戟门和气春风中,美人左右如花红。
朝歌夜舞何时穷,岂知沙场雨溼悲风急,
冤魂战鬼成行泣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踏莎行·晚景明朝·陈霆流水孤村,荒城古道。槎牙老木乌鸢噪。夕阳倒影射疏林,江边一带芙蓉老。风暝寒烟,天低衰草,登楼望极群峰小。欲将归信问行人,青山尽处行人少。
  • 2.《明良诗·其六元朝·吴当侃侃开府,尚德象贤。承厥父祖,佛时仔肩。
  • 3.《寄曾良用明朝·朱谏几度南楼坐夕曛,十年消息隔江云。归来又向江头别,只见梅花不见君。
  • 4.《李伯襄太史招同马伯起赵裕子载酒访余丹丘各赋二律·其二明朝·李云龙丹台寂历锁青氛,几处花蹊起鹤群。访道偶逢香案吏,焚香同礼玉晨君。花间听鸟斟琼液,石上题诗染白云。兴剧不知归路晚,孤亭萝月坐氤氲。
  • 5.《滁州道中雨明朝·沈一中滁州城郭接天还,高下肩舆春雨间。古坂长桥泥滑滑,苍林幽谷水潺潺。溪要半渡迟回马,树顶时摩出没山。行路苦难真自哂,题诗聊复破愁颜。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