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元殿赐牡丹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九重羯鼓声动地,万年枝上回春意。
天遣姮娥散一枝,一枝先到山人家。
焚香再拜睹国色,雨露沾濡知帝力。
我愿人间春不老,长对此花颜色好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酒泉子·寂寞青楼唐朝·李珣寂寞青楼,风触绣帘珠碎撼。月朦胧,花暗澹,锁春愁寻思往事依稀梦,泪脸露桃红色重。鬓欹蝉,钗坠凤,思悠悠。
  • 2.《驻马渡头元朝·陈益稷大别山头汉口前,吴王矶下沔城边。立残秋水隔滩鹭,噪落夕阳何处蝉?赤壁冷烟销魏卒,黄州淡月照坡仙。英雄潇洒名俱在,我爱狂吟不愧天。
  • 3.《用与可韵为湖亭杂兴十首·其九宋朝·吕陶小器祇堪近用,要途莫笑閒官。到了野情易足,自于拙分常安。
  • 4.《南阳宋朝·彭汝砺复尔行南阳,兴言涉清汉。日晴川谷明,风靡花竹乱。遥瞻万山麓,近眺樊城岸。南北有仳离,令人感鸿雁。
  • 5.《集郑文蔚草堂同尚晋拱元作明朝·佘翔秋色回丛桂,开尊咏楚骚。青云谁附骥,白眼一持螯。露冷花阴月,风生树杪涛。子真栖谷口,何处弋鸿毛。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