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地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龌龊复龌龊,昔闻今始见。
一月不梳头,一月不洗面。
饥则嚼乾粮,渴则啖雪片。
困来卧氈房,重裘颇相恋。
故衣连百结,虮虱似珠串。
平明猎阴山,鹰犬逐人转。
呱呱冻欲僵,老娃泪如霰。
忽有使臣来,宣赐尚方饍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柳条边清朝·纳兰容若是处垣篱防绝塞,角端西来画疆界。汉使今行虎落中,秦城合筑龙荒外。龙荒虎落两依然,护得当时饮马泉。若使春风知别苦,不应吹到柳条边。
  • 2.《寄吕本中宋朝·杨克一东平佳公子,好学到此郎。别去今几日,结交皆老苍。
  • 3.《蒸笼宋朝·释广闻重重叠叠有来由,热汗通身未肯休。直得变生为熟去,方知胡饼是馒头。
  • 4.《梅城杂咏·其一明朝·余庠柳阴深处系孤舟,钓罢归来乐自由。烂醉不知明月上,不妨风浪打船头。
  • 5.《楼桑先主庙明朝·沈自邠赤伏符难再,三分志未伸。江山千古恨,祠庙百年新。事业归龙战,飞扬忆虎臣。枯桑非旧日,洒泪向南旻。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