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感和林石田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细柳和烟无溼云,落花随水送归春。
门东□□□应噪,江上白鸥谁肯驯。
朱子不仁唐逆贼,□□□□诳汉忠。
离亭一笛悲风急,君赋秦州□□□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调王辟之宋朝·黄廉高唐不是那高唐,风物由来各异乡。若向此中求梦雨,只应愁杀楚襄王。
  • 2.《上墩下屋廖祖祠维新楼清朝·廖厚初维德经天,户诵家弦,吾人盍向圣贤去?新春掠地,桃红柳绿,我辈须栽富贵来。
  • 3.《种花明朝·何巩道东风吹起满林春,半里浓香十里尘。但得花开人便醉,不知谁是种花人。
  • 4.《寄计子山明朝·吴骐望尔归吴下,仍闻到洛阳。多才应自惜,信美岂吾乡。北望云千叠,南来雁数行。客衣殊可念,昨夜有微霜。
  • 5.《咏怀·其二清朝·王隼不独嗟离乱,飘零未有涯。客愁连雁影,乡梦落镫花。晓月宁留夜,孤云何处家。茫茫隔烟水,秋色上蒹葭。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