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锦城满目是烟花,处处红楼卖酒家。
坐看浮云横玉垒,行观流水盪金沙。
巴童栈道骑高马,蜀卒城门射老鸦。
见说近来多咨跖,夜深战鼓不停挝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初春月寄王眉叟元朝·陈宜甫娇娥对春初,新画一眉月。脉脉天涯心,迢迢拜瑶阙。微光射边垒,行客忆离别。今年十三度,随处见圆缺。料得山中人,怜我冒风雪。素衣尘欲缁,玄发星忽忽。惟此哉生明,偏照...
  • 2.《闻雁·其二明朝·王弘诲青海联翩几夜呼,萧萧雨雪暗伊吾。闻声忽动经年忆,况复怀人一字无。
  • 3.《潜清室宋朝·许景衡世途溷尘土,道人独潜清。隐几方丈间,凛然玉壶冰。湖山自拱揖,风月时将迎。未能役济胜,久客愧吾缨。
  • 4.《恭挽恩恤道四川崇庆州牧常老先生·其二清朝·方中选当年昔岭遇艰辛,慷慨捐生有几人。万古难磨忠义节,一心看得死生真。西民痛断碑前泪,北阙恩隆陇外身。最喜凤毛能继美,衣冠接武慰严亲。
  • 5.《月下明朝·李默钟鼎非吾事,神仙亦世稀。停杯忽惆怅,明月上人衣。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