蚕丛祠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西蜀风烟天一方,蚕丛古庙枕斜阳。
茫然开国人天主,彷佛鸿荒盘古王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题王朋梅金明池图元朝·李源道金明池水清且涟,宝津楼阁三山巅。鱼龙一鼓雷破壁,貔虎万艘风动天。银涛激起翻匹练,綵绳突出腾飞仙。锦标夺得未为快,东朝画史今龙眠。
  • 2.《寄虞伯生学士元朝·李昱金殿承恩谒翠华,玉堂染翰草黄麻。夔龙礼乐于今盛,班马文章未独誇。旧买石田依破屋,新栽涧竹绕晴沙。曲江花树应无数,草似青门五色瓜。
  • 3.《拟古元朝·高况梅楚人有和氏,怀宝空待价。玉石苟未分,胡事哭长夜。人生岂不辰,物物该造化。贤哉荷蓧翁,托身以耕稼。
  • 4.《赠别应仲康功二绝·其一宋朝·许景衡多谢故人怜逐客,不辞追路到吴山。谁知别意添悽断,却送归舟出北关。
  • 5.《华山杂诗七首·其五·毛女洞清朝·王士祯毛女负琴去,倏然松杪飞。青冥风露冷,髣髴见天衣。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