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州江下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黄洲渡口,赤壁矶头。
冷风凄雨,一葉扁舟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元朝·王璋举世非新法,中朝放直臣。宽觉腰围减,明嫌鬓影秋。
  • 2.《上总制胡公次陈伯亮韵·其一元朝·陈镒安南上将喜来归,路入双溪暑气微。忧国半生心独苦,筹边三载盗应移。暂分外省纡华选,合向中朝侍衮衣。一道奎光照苍括,深山穷谷被馀辉。
  • 3.《寄三峰郭诚思宋朝·张方平松桧峰前古柏林,结茅无伴对幽禽。鄙为浮薄八公事,独入精微九圣心。春斸晴川閒种玉,夜开丹灶试还金。泠然风驭知何返,三十六关云路深。
  • 4.《春暮留云阁感怀·其三明朝·佘翔乌石山前草阁孤,风流曾集竹林徒。重来多少伤心事,眼底山河邈酒垆。
  • 5.《拟古·其二明朝·李堂蝜蝂亦微虫,贪心若不足。金驮欲聚陵,黍登愿弥谷。宁知稊米躯,一芥巳盈腹。不鉴海贾愚,腰缠竟沉覆。亦如紫峰驼,脊负驰冈陆。千金输阿谁,终为翠釜肉。吁嗟激水鹏,海运...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