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湖送春和陈自堂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十年南北竞,故旧几人存。
兵后谁知我,城中独见君。
东湖徐孺宅,北海孔融樽。
宛转留春意,吟诗到夜分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古意二首唐朝·崔国辅玉笼薰绣裳,著罢眠洞房。不能春风里,吹却兰麝香。 种棘遮蘼芜,畏人来采杀。比至狂夫还,看看几花发。
  • 2.《闺情复次前韵·其九明朝·江源束发年时不解愁,学人拜月上帘钩。如今始识相思苦,几度伤心看斗牛。
  • 3.《寄游元封明朝·佘翔心交淡似水,夙昔别郊坰。梦断天涯雨,愁多水上萍。关山遥度雁,节序暗流萤。若醉江楼月,曾知泽畔醒。
  • 4.《南还途次感怀·其二明朝·李孙宸往来关吏识,景物忆三年。荣利应何有,行藏信自然。马头冲毒热,徒驭饱风烟。计日乡园道,秋风鲈鲙边。
  • 5.《送李筼谷以南大廷尉晋少司空·其二明朝·李孙宸脉脉秦淮道,无言送尔行。艰危四海阔,去住一身轻。衮以近需补,官因远易称。悟来萍梗迹,不作别离情。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