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干墓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卫州三十里,荒墩草无数。
忽听路人言,此葬比干处。
下马拊石碑,三叹不能去。
斐然成歌章,聊书墓头树。
我吊比干心,不吊比干墓。
世间贤与愚,同尽成黄土。
斯人亦人尔,千千万万古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小重山·酒冷灯青夜不眠元朝·元好问酒冷灯青夜不眠。寸肠千万缕,两相牵。鸳鸯秋雨半池莲。分飞苦,红泪晓风前。天远雁翩翩。雁来人北去,远如天。安排心事待明年。无情月,看待几时圆!
  • 2.《南湖耕雨(武陵六景为阵节推题)·其一明朝·王立道远近春鸠鸣,一村竞田事。老人抱瓮来,搰搰亦何意。
  • 3.《和运司园亭·其十·小亭宋朝·丰稷东西对孤骞,杖屦可幽歇。容光日月来,矧此明四彻。鳞木张幄翠,蜃泉飞玉洁。往往得意时,宛在广寒阙。
  • 4.《鹊踏枝·初夏湖上雨怀明朝·李雯半枕催寒更漏雨。夜合香开,初试闲愁绪。好梦醒时惊鹊语,纤纤又湿梧桐树。越水吴山情几许。翠幕烟波,不见花飞处。怕向西陵闻杜宇,空庭依旧苍苔暮。
  • 5.《三峡桥清朝·王士祯五里闻瀑声,轰若车千两。溪回见飞梁,穹若虹百丈。众流会三峡,峡门扼其吭。建瓴沸惊湍,排空削层嶂。石激水斯怒,水横石逾壮。水石终古争,怪奇纷万状。日射金井潭,溅沫...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