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堂·白发遨游梓阆间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白发遨游梓阆间,中原戎马未平安。
粗饭浊醪常欠缺,老妻稚子半饥寒。
扁舟出峡风涛壮,短褐行湘天地宽。
侨寓耒阳牛酒饱,不知曾忆使君滩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七十感怀三首·其二清朝·方仁渊支离蜷曲卧岩阿,老至无能似弃柯。开卷恍如逢故友,种花聊与遣愁魔。酒因减量持杯少,诗到衰年俚句多。忧患替人筋力悴,那堪天地更风波。
  • 2.《秋兰阁坐雨诸子来集·其一明朝·伍瑞隆小阁幽如洞,登临颇自宜。兼逢二三子,相伴寂寥时。静爱琴尊乐,清怜雨露滋。此中飞动处,未许众人知。
  • 3.《丰润城西还乡河明朝·祁顺思亲曾拟上封章,却驾星轺到远方。今日渡河增感慨,水声犹似劝还乡。
  • 4.《长安种竹二首·其二明朝·何吾驺长安买竹取途赊,移得琅玕莫问家。小可支撑饶劲草,了无色味度繁花。碧姿不共芙蓉醉,直节难同御柳斜。我自与君成密友,饱餐霜雪阅年华。
  • 5.《戴氏鼎(为枫仲作)清朝·王士祯昔在京师赋《方鼎》,年少笔力回千钧。焦山鼎图岁在已,江海起立鱼龙奔。迩来衰谢二十载,虽有意气无由振。戴氏此鼎何处得,势如怪兽狞以蹲。平头负戴到蓬户,四座动色谁敢...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