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州歌九十八首·其八十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一人不杀谢乾坤,万里来来谒帝阍。
高下受官随品从,九流艺术亦沾恩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更漏子·春夜阑五代·毛文锡 春夜阑,春恨切,花外子规啼月。人不见,梦难凭,红纱一点灯。偏怨别,是芳节,庭下丁香千结。宵雾散,晓霞晖,梁间双燕飞。
  • 2.《道寻唐朝·璘禅师道寻,五代时潭州龙会寺僧。诗一首。
  • 3.《剡溪书怀三绝·其二宋朝·卢襄故园生事只衡茅,不管方兄久绝交。粝食枯椽吾易足,鹪鹩只占一枝巢。
  • 4.《太史溪怀古明朝·朱应枢濑流宛转抱山城,父老犹传太史名。莫道楚江曾被放,只看闽水尚增荣。吴堤桃柳多摇落,艮岳莺花几代更。惟有高贤憩足地,潺潺不尽古今情。
  • 5.《早春明朝·汪枢贫家无岁事,赢得看梅花。旧句研朱改,新醅写券赊。闰年春意早,亥日市声哗。又见南园柳,枝青欲吐芽。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