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州歌二十首·丝风毛雨共凄凉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丝风毛雨共凄凉,燕子楼空恨恨长。
今日客逢新酒熟,夜来春去落花忙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商山麻涧唐朝·杜牧 云光岚彩四面合,柔柔垂柳十余家。雉飞鹿过芳草远,牛巷鸡埘春日斜。秀眉老父对樽酒,茜袖女儿簪野花。征车自念尘土计,惆怅溪边书细沙。
  • 2.《桂殿秋·思往事清朝·朱彝尊 思往事,渡江干,青蛾低映越山看。共眠一舸听秋雨,小簟轻衾各自寒。
  • 3.《次韵邵州道中宋朝·释德洪斗折清江接暮林,堕江残月水浮金。松间有风自成曲,清坐不须重整琴。
  • 4.《题清江捕鱼图明朝·石宝江上轻风吹短蓑,江边渔父动渔歌。漫将芳饵投湖渚,犹恐扁舟惊芰荷。凫鸭不妨随锦缆,鲂鲨须为掷金梭。濠梁真乐谁图画,坐觉滩声生素波。
  • 5.《春城堆(金乡晋郤公故宅)清朝·王士祯春城堆上吊诸郗,绝恨参军入幕时。惟有青溪三十曲,风流犹自忆僧施。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