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州歌二十首·脱却黄袍心莫斯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脱却黄袍心莫斯,魏王事业止於斯。
孤舟走过扬州去,表奏朝廷乞太师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十样花·陌上风光浓处宋朝·李弥逊陌上风光浓处。第一寒梅先吐。待得春来也,香消减,态凝伫。百花休漫妒。
  • 2.《浔阳舟中三首·其三元朝·吴当伏枕移床向小舟,江头渔父问何由?风波接棹鱼龙冷,烟草迷津雁鹜秋。往事几年怀内顾,狂澜百折任东流。草玄不守扬雄宅,垂白空添宋玉愁。
  • 3.《句·其四宋朝·林敏功竹閒初折半斜枝。
  • 4.《金焦叶明朝·王玉峰我只见闹嚷嚷人撩烟乱。密匝匝千回万转。一营营鸣铃震铎。一个个埋锅造饭。
  • 5.《题刘均国所藏燕公山水图宋朝·苏过江湖半此生,老去徒见画。看山眼已足,涉险梦犹怕。老燕久黄壤,遗墨独未化。胸中有丘壑,故遣意匠写。会逢知音人,契此笔端话。故山当早归,谁是知津者。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