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先为生圹来徵诗,为题四作

朝代:清朝|作者:洪繻|

人生如蝉蜕,终与大化游。

面目如刍灵,尻骨如轮辀。

有时归一尽,处世如寄邮。

彭殇岂异致,物宰无短修。

粪壤同蝼蚁,早暮同蜉蝣。

如何不达人,视死如视仇!

岂知身在世,未死犹赘疣。

或有浮慕者,远企神仙俦。

神仙不可期,玉棺来无由。

亦有放佚人,未死营糟邱。

或作终隐计,既老营菟裘。

皆非旷达观,高厚一身囚。

何如谢先生,乘气出九州!

请谥冥漠君,荷锸随老刘。

牛山鬼兆域,马鬣栽松楸。

阴阳作攒輴,天地为堲周。

近在锅鼎山,豫凶及窆幽。

华屋告生存,蒿里歌劝酬。

岂似杜元凯,生前营首丘!

西瞻晋宫阙,东奉二陵秋。

同人车三过,腹痛莫泪流!

千秋万岁后,尔我皆枯髅。

生诔陶渊明,安命素所求。

生祭杜牧之,埋骨宁所忧!

我来进生刍,一笑先生休!

注释

1. 押尤韵

2. 称先,仿「史」、「汉」恢先、邓先例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苏幕遮·碧云天宋朝·范仲淹碧云天,黄叶地,秋色连波,波上寒烟翠。山映斜阳天接水,芳草无情,更在斜阳外。黯乡魂,追旅思,夜夜除非,好梦留人睡。明月楼高休独倚,酒入愁肠,化作相思泪。
  • 2.《赋灵碧石山子元朝·吴当卷石重拱璧,致之果何从。隐几当翠微,娟娟秀芙蓉。艮岳玄雾温,香炉紫烟重。五老不可见,令我忆鳌峰。
  • 3.《春日承郭陈袁王四翁丈邀饮龙津飞云园林·其八明朝·王弘诲载酒兰桡泛,烟深望杳冥。沿洄洲渚异,演漾水云停。鹤以吹箫下,鱼应鼓瑟听。菱歌归唱晚,回首白云扃。
  • 4.《送人宋朝·释元肇疏雨梧桐滴滴秋,凉吹别袂上归舟。釜山青立苍茫外,潮落潮生一点愁。
  • 5.《石屏塔(中竺)宋朝·释月涧曾分定石竺峰前,回首秋风三十年。漠漠吴天自空阔,老猿和雨哭苍烟。
洪繻(1866~1928),本名攀桂,学名一枝,字樵。台湾沦日后,取《汉书‧终军传》「弃繻生」之说,改名繻,字弃生。清彰化鹿港人,原籍福建南安,其先大父至忠公流寓台湾鹿港,遂家焉。少习举业,光绪十七年(1891)以案首入泮。十九年(1893)乡试不中。乙未(1895)割台之役,与丘逢甲、许肇清等同倡抗战,任中路筹饷局委员。台湾民主国瓦解后,绝意仕进,潜心于古文辞。由于身居弃地,洪繻采取「不妥协、不合作」的应世态度,以遗民终其身。他坚不剪辫,拒著洋服,拒说日语,不许二子受日本教育,诗文皆以干支纪年,以示不忘故国。内容多系三台掌故,自清末政治措施,以迄割台前后战守之迹,日人横暴之状,民生疾苦之深,一一垂诸篇章,兼具经世作用与史料价值。

张光岳谓洪繻诗,先学唐诗,以求诗格高古;继而上窥汉、魏,再学于宋、元、明、清,以臻高雅古朴之境。胥端甫谓其「感愤时事诗中,评时论古诸作,皆能独具只眼以自抒其伟抱。」杨萍则推许洪氏为台湾近代学人中,博闻笃学,抱朴守贞,俨然有古大师之的第一人。〖参考胥端甫编辑《洪弃生先生遗书》;杨萍《台湾史上的人物》,台北:成文出版社,1981年5月;张子文等《台湾历史人物小传:明清暨日据时期》,台北:国家图书馆,2003年12月;程玉凰《嶙峋志节一书生:洪弃生及其作品考述》,台北:国史馆,1997年5月。
〗洪繻著作包含诗歌、骈文、古文、试帖时文四类文体,皆冠以「寄鹤斋」之名,有《诗集》、《八州诗草》、《试帖诗集》、《词集》、《诗话》、《骈文稿》、《古文集》、《函札》、《制义文集》、《八州游记》、《瀛海偕亡记》、《中西战纪》、《中东战纪》、《时事三字经》,约百馀卷,一百八十馀万字。遗稿经哲嗣洪炎秋辑为《洪弃生先生遗书》〖胥端甫编辑,台北:成文出版社,1970年。
〗,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又依据原抄本,重加整编标点,排印为《洪弃生先生全集》〖林文龙点校,南投:台湾省文献委员会,1993年。
〗。今以成文出版社《洪弃生先生遗书》所收《寄鹤斋诗集》为底本〖底本收录诗集分述如下:(1)《谑蹻集》七卷,约为1885至1895年之作。(2)《披晞集》七卷,约为1895至1905年之作。(3)《枯烂集》九卷,约为1905至1915年之作。(4)《壮悔馀集》,为香奁诗,为1897年之作。(5)《八州诗草》五卷,为1922至1923年游历中国之作。(6)《诗集补遗》,补录前面诗集所漏收诗作。(7)《试帖诗集》,为1885至1898年科举考试习作。
〗,对校洪繻孙女洪小如所藏抄本〖编者按:洪小如所藏抄本含《谑蹻集》七卷,《披晞集》六卷(缺卷五),《枯烂集》九卷。现收藏于国立台湾文学馆。
〗、洪繻自编出版的《寄鹤斋诗矕》〖《寄鹤斋诗矕》,南投:南投活印社,1917年。此书洪繻自编自印,作为旅游大陆交谊用书,也是洪氏第一部见世的著作。
〗,并参考台湾省文献委员会《洪弃生先生全集》,以及《台湾日日新报》、《台湾文艺丛志》、《台湾诗荟》等所载之诗作,辑录编校。(吴福助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