杭州杂诗和林石田·逃难藏深隐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逃难藏深隐,重逢出近诗。
乾坤一反掌,今古两愁眉。
我作新亭泣,君生旧国悲。
向来行乐地,夜雨走狐狸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狂歌行,赠四兄唐朝·杜甫与兄行年校一岁,贤者是兄愚者弟。兄将富贵等浮云,弟窃功名好权势。长安秋雨十日泥,我曹泥马听晨鸡。公卿朱门未开锁,我曹已到肩相齐。吾兄睡稳方舒膝,不袜不巾踏晓日。...
  • 2.《踏莎行·雾失楼台宋朝·秦观雾失楼台,月迷津渡,桃源望断无寻处。可堪孤馆闭春寒,杜鹃声里斜阳暮。驿寄梅花,鱼传尺素,砌成此恨无重数。郴江幸自绕郴山,为谁流下潇湘去?
  • 3.《七言送密学施侍郎知杭州宋朝·沈遘塞外风烟河上尘,归来始觉二毛新。承明自厌频趋直,沧海还思一濯巾。幕府旌旗初压境,画船歌吹便行春。湖山满目旧游在,何日从公醉紫莼。
  • 4.《花会竹枝词十二首·其九清朝·方鹤斋成品还从百邑寻,征来罗列古楠林。阿侬不读考工记,犹是闺娃斗草心。
  • 5.《自然宋朝·彭汝砺皇天典下民,实亦付自然。祸福与是非,日夜相推迁。譬犹泥在钧,随分有丑妍。丑非其所恶,妍非其所怜。彼怜吾不知,方知乐其天。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