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上遇风即事

朝代:清朝|作者:洪繻|

枕上波涛鸣,水底蛟龙泣。

卸帆一梦惊,疑有狂澜入。

忆昨驾船初,浪平风习习。

天高动星斗,潮涌随呼吸。

直棹澎湖沟,遥望虎山立。

秋信中流来,北风一夜急。

浪头拍太空,鳌山高岌岌。

漰湃舟人呼,声与浪鸣悒。

鼓荡随罡风,忽向海湾集。

回视天色明,万变俱收拾。

乃知险阻间,随处可安戢。

乾坤亦幻然,江河吾且挹。

注释

1. 押缉韵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早秋赠裴十七仲堪唐朝·李白远海动风色,吹愁落天涯。 南星变大火,热气余丹霞。 光景不可回,六龙转天车。 荆人泣美玉,鲁叟悲匏瓜。 功业若梦里,抚琴发长嗟。 ...
  • 2.《宿龙兴寺唐朝·綦毋潜 香刹夜忘归,松清古殿扉。灯明方丈室,珠系比丘衣。白日传心净,青莲喻法微。天花落不尽,处处鸟衔飞。
  • 3.《玉华山宋朝·奚球玉华山来自何处,巉巉拔立陵紫烟。上有干云切霄之苍松,下有迸崖漱壑之清泉。长河西来齧山足,燐火白日明峰巅。浮岚暖翠入窗户,六月殿阁风泠然。我来岂暇吊古迹,俛仰但喜...
  • 4.《赠真州李孝廉明朝·王弘诲吾党青莲生,文辞特高妙。白雪时孤扬,举世知音少。怀古清溪曲,抗迹丹霞峤。仁智反无营,息心谢纷扰。肮脏世寡谐,偃蹇意腾矫。幽寻千古际,冥搜万象表。直穷始无始,谁测...
  • 5.《闻林兆伦入九鲤诗以怀之明朝·佘翔闻尔寻真去,何山第几重。仙禽翔缥缈,大药采芙蓉。梦醒寒潭水,心清晓月钟。所嗟羁物役,徒想白云踪。
洪繻(1866~1928),本名攀桂,学名一枝,字樵。台湾沦日后,取《汉书‧终军传》「弃繻生」之说,改名繻,字弃生。清彰化鹿港人,原籍福建南安,其先大父至忠公流寓台湾鹿港,遂家焉。少习举业,光绪十七年(1891)以案首入泮。十九年(1893)乡试不中。乙未(1895)割台之役,与丘逢甲、许肇清等同倡抗战,任中路筹饷局委员。台湾民主国瓦解后,绝意仕进,潜心于古文辞。由于身居弃地,洪繻采取「不妥协、不合作」的应世态度,以遗民终其身。他坚不剪辫,拒著洋服,拒说日语,不许二子受日本教育,诗文皆以干支纪年,以示不忘故国。内容多系三台掌故,自清末政治措施,以迄割台前后战守之迹,日人横暴之状,民生疾苦之深,一一垂诸篇章,兼具经世作用与史料价值。

张光岳谓洪繻诗,先学唐诗,以求诗格高古;继而上窥汉、魏,再学于宋、元、明、清,以臻高雅古朴之境。胥端甫谓其「感愤时事诗中,评时论古诸作,皆能独具只眼以自抒其伟抱。」杨萍则推许洪氏为台湾近代学人中,博闻笃学,抱朴守贞,俨然有古大师之的第一人。〖参考胥端甫编辑《洪弃生先生遗书》;杨萍《台湾史上的人物》,台北:成文出版社,1981年5月;张子文等《台湾历史人物小传:明清暨日据时期》,台北:国家图书馆,2003年12月;程玉凰《嶙峋志节一书生:洪弃生及其作品考述》,台北:国史馆,1997年5月。
〗洪繻著作包含诗歌、骈文、古文、试帖时文四类文体,皆冠以「寄鹤斋」之名,有《诗集》、《八州诗草》、《试帖诗集》、《词集》、《诗话》、《骈文稿》、《古文集》、《函札》、《制义文集》、《八州游记》、《瀛海偕亡记》、《中西战纪》、《中东战纪》、《时事三字经》,约百馀卷,一百八十馀万字。遗稿经哲嗣洪炎秋辑为《洪弃生先生遗书》〖胥端甫编辑,台北:成文出版社,1970年。
〗,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又依据原抄本,重加整编标点,排印为《洪弃生先生全集》〖林文龙点校,南投:台湾省文献委员会,1993年。
〗。今以成文出版社《洪弃生先生遗书》所收《寄鹤斋诗集》为底本〖底本收录诗集分述如下:(1)《谑蹻集》七卷,约为1885至1895年之作。(2)《披晞集》七卷,约为1895至1905年之作。(3)《枯烂集》九卷,约为1905至1915年之作。(4)《壮悔馀集》,为香奁诗,为1897年之作。(5)《八州诗草》五卷,为1922至1923年游历中国之作。(6)《诗集补遗》,补录前面诗集所漏收诗作。(7)《试帖诗集》,为1885至1898年科举考试习作。
〗,对校洪繻孙女洪小如所藏抄本〖编者按:洪小如所藏抄本含《谑蹻集》七卷,《披晞集》六卷(缺卷五),《枯烂集》九卷。现收藏于国立台湾文学馆。
〗、洪繻自编出版的《寄鹤斋诗矕》〖《寄鹤斋诗矕》,南投:南投活印社,1917年。此书洪繻自编自印,作为旅游大陆交谊用书,也是洪氏第一部见世的著作。
〗,并参考台湾省文献委员会《洪弃生先生全集》,以及《台湾日日新报》、《台湾文艺丛志》、《台湾诗荟》等所载之诗作,辑录编校。(吴福助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