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州歌九十八首·九重蕡烛照帘栊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九重蕡烛照帘栊,三殿乘舆去贺冬。
金面垂慈多喜色,史官书瑞奉年丰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初去都夜明朝·高叔嗣泛舟当日落,解佩及春归。病比相如是,情方叔夜非。暖云蒸海气,残月吐洲晖。今夕孤怀客,谁云伴少微。
  • 2.《与同馆戏续前韵·其七元朝·吴当尘眼争看楚俗傩,书灯独对汉时驼。歌声无复渔家傲,处处金章换绿蓑。
  • 3.《江水二首·其一宋朝·沈辽江水入溪来,无复故溪处。山前浮大艑,前日行人路。遥堤半灭木,茅舍驯鸥鹭。始知南山远,欲往不易渡。世事宁有定,吾生若朝露。大海为陆陵,昔人非大悟。
  • 4.《征妇叹元朝·韩中村虎头将军眼如电,领兵夜渡黄河面。良人腰悬大羽箭,辽东掠地辽西战。一
  • 5.《为王阳史司丞赋得玉女潭诗七首·其一·盘玉岭明朝·沈鍊遥怜盘玉岭,应是玉人行。日月旋瑶岛,云霞转赤城。剑含秋浦色,琴和石泉声。趺坐莲花发,千年卜道成。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