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夕

朝代:清朝|作者:查元鼎|

今夕是何夕,岁月堂堂去。

五十一年中,名利曾何据。

作客瀛海东,谁毁复谁誉。

春风拂疏窗,玉律回羲驭。

云捲玉山明,冲霄万丈曙。

努力岁华新,吉祥听谶语。

注释

1. 押御韵 出处:《台湾文艺丛志》、吴幅员《台湾钞》、陈汉光《台湾诗录》

2. 此诗收于《台南文化》,又载《台湾文艺丛志》、吴幅员《台湾诗钞》、陈汉光《台湾诗录》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斋居有作赠同志元朝·胡晋斋庐幸高旷,况与佳人俱。地偏车马绝,境胜襟抱舒。日与篇翰亲,颇觉尘事疏。晴轩瞰岚岭,绿池涵清虚。苔痕被行径,林阴芘幽居。吾非傲轩冕,且复得所如。
  • 2.《送陈竹屋提干东归宋朝·戴炳生长由来接社枌,台山越水偶中分。一朝倾盖便知我,千里携家得傍君。风厚大鹏培怒翼,天寒征雁拆同群。折梅相送齐山路,愁绝江东日暮云。
  • 3.《题自画扇赠曹子纯明朝·朱同野树秋容老,层峦晓气蒸。寺钟如隐隐,江水自澄澄。举世悲伤足,何人乐曲肱。抱琴林下者,好结浴沂朋。
  • 4.《秋日登钓台·其一明朝·佘翔天涯秋乍转,重眺子陵台。潭古鱼龙伏,山空鹳鹤来。自耽丘壑老,那问伯王才。所愧扁舟客,忘机鸟转猜。
  • 5.《和陶诗·儗古九首其五明朝·李贤吾非公子荆,为室亦苟完。时复醉浊醪,无暇整巾冠。箪瓢颇云乐,我心欲希颜。白雪任来往,世好非所关。玩兹东篱花,清兴发毫端。怀哉太古音,有琴何必弹。谁云荆枳丛,可以...
查元鼎(1804~?),字小白,浙江海宁人,卒年不详,可能在光绪十二年(1886)前后。出身书香门第,其祖为清初著名诗人查慎行。元鼎善承家学,少有文名,道光末年游幕来台,当轴慕其名者屡屡争相延聘。但因个性耿介,懒于徵逐名利,故凡有拂其意者便去,不复停留。同治元年(1862),戴万生事起,查氏途中遇戴军被掳,后蒙林占梅等人营救得以脱险。事平后,遂侨寓竹堑,日以诗为乐。晚年遇益穷,而守益坚,著述不辍,颇受竹堑文人尊重,每逢潜园文酒盛会,辄推为盟主。诗歌之外,亦长于刻石,时人以之与擅长治竹的徐木丛并称,有「查石徐竹」的美誉。查氏诗歌以表达心境、反映时事、往来酬唱、课题咏物之作为多;虽然生活窘迫,面临困境,却往往能笑看人生,以丽句写愁,并托寓哲理,藉此消解心中不平之鸣,形成其独树一帜的艺术美感。平生诗作于戴案时遭焚殆尽;晚年所作,集为《草草草堂吟草》,家贫未能剞劂于世,唯旧稿已佚,今日所见不全。日治时期,《台湾文艺丛志》及《台湾诗报》,曾刊载其诗篇若干,皆许其作必传。此外,林维丞《沧海拾遗》、王松《台阳诗话续编》以及民国五十五年(1966)黄典权于《台南文化》八卷二期所刊《草草草堂吟草》,皆著录若干,或有损益,可相增补。以下所录查氏诗作,主要汇辑上述各项资料编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