挽台湾令高南卿司马鸿飞·其二

朝代:清朝|作者:查元鼎|

移治生韩地,初摅慕蔺怀。

萍踪方惜别,蓬岛又相偕。

逆旅叨分俸,冰衔喜晋阶。

天涯重聚首,樽酒话琴斋。

注释

1. 五言律诗 押佳韵 出处:王松《台阳话》、《台湾文艺丛志》

2. 此组诗收于《台南文化》,又载王松《台阳诗话》、《台湾文艺丛志》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客行明朝·王邦畿黯黯初春雨,迢迢薄暮天。客行临断岸,招手隔江船。旷野渺无际,孤村近有烟。欲投高士宅,须更过前田。
  • 2.《还丹复命篇·其五·五言十六首宋朝·薛道光受得真仙诀,阴中鍊至阳。地雷潜动处,星斗共商量。八卦看成母,三才始见昌。不愁生死系,但觉地天长。
  • 3.《客中书怀寄郑给舍明朝·佘翔天涯风雨倍含情,雁度关山客梦惊。不见绨袍怜范叔,空怀白璧老虞卿。笛吹杨柳秋声转,月冷蓬蒿夜色生。却忆木兰诗社长,几回樽酒兴纵横。
  • 4.《百字令·中秋明朝·李福谦空庭秋晚,趁花阴把盏,临风独适。醉眼昏沈潦倒甚,今夕又逢佳夕。桂子飘香,银河敛影,秋意平分坼。凄凉往事,不堪回首重忆。堪笑苍狗白衣,人间幻境,转盼成陈迹。记得去...
  • 5.《雨止清朝·王士祯碧汉歇微雨,美人横素琴。窗前明月影,洞口绿萝阴。丘壑结遥想,茅茨清道心。稍闻西涧水,寂历响空林。
查元鼎(1804~?),字小白,浙江海宁人,卒年不详,可能在光绪十二年(1886)前后。出身书香门第,其祖为清初著名诗人查慎行。元鼎善承家学,少有文名,道光末年游幕来台,当轴慕其名者屡屡争相延聘。但因个性耿介,懒于徵逐名利,故凡有拂其意者便去,不复停留。同治元年(1862),戴万生事起,查氏途中遇戴军被掳,后蒙林占梅等人营救得以脱险。事平后,遂侨寓竹堑,日以诗为乐。晚年遇益穷,而守益坚,著述不辍,颇受竹堑文人尊重,每逢潜园文酒盛会,辄推为盟主。诗歌之外,亦长于刻石,时人以之与擅长治竹的徐木丛并称,有「查石徐竹」的美誉。查氏诗歌以表达心境、反映时事、往来酬唱、课题咏物之作为多;虽然生活窘迫,面临困境,却往往能笑看人生,以丽句写愁,并托寓哲理,藉此消解心中不平之鸣,形成其独树一帜的艺术美感。平生诗作于戴案时遭焚殆尽;晚年所作,集为《草草草堂吟草》,家贫未能剞劂于世,唯旧稿已佚,今日所见不全。日治时期,《台湾文艺丛志》及《台湾诗报》,曾刊载其诗篇若干,皆许其作必传。此外,林维丞《沧海拾遗》、王松《台阳诗话续编》以及民国五十五年(1966)黄典权于《台南文化》八卷二期所刊《草草草堂吟草》,皆著录若干,或有损益,可相增补。以下所录查氏诗作,主要汇辑上述各项资料编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