挽台湾令高南卿司马鸿飞

朝代:清朝|作者:查元鼎|

凤凰池上客,忽现宰官身。

仙吏皆循吏,良臣作荩臣。

生原慈似佛,死以杀成仁。

夜半文星霣,书空一怆神。

注释

1.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:王《台阳话》、《台湾文艺丛志》

2. 此组诗收于《台南文化》,又载王松《台阳诗话》、《台湾文艺丛志》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悲哉行唐朝·白居易悲哉为儒者,力学不知疲。读书眼欲暗,秉笔手生胝。 十上方一第,成名常苦迟。纵有宦达者,两鬓已成丝。 可怜少壮日,适在穷贱时。丈夫老且病,焉用富贵为。...
  • 2.《送人迁鄞分题得五湖元朝·施钧五湖烟水寄浮萍,济世英雄伯业成。故国当年空铸像,扁舟到处却更名。浪花低蘸寒星湿,秋影中涵晓月明。别后相思蘋梦远,西风谁共白鸥盟。
  • 3.《堕轩宋朝·释德洪当初二祖说禅,拜起依位而立。后来百丈听法,卷却坐前拜席。曹山一堕二目,老儿衣穿骨露。譬如弹指阁前,门开还合如故。
  • 4.《乙巳春夏间民饥更甚老农述此·其八明朝·朱浙莫为学仙能拔宅,海翁多日已休粮。火麻黑豆终烟火,人世空传不死方。
  • 5.《泣颜回明朝·朱鼎秋色已苍苍。忽惊看青鬓摧霜。心怀悒怏。叹威声尚阻荆扬。论我兵力最强。投鞭可断长江浪。须知蕞尔江南地。应教反掌沦亡。旦老旦:霓裳。舞袖对三郎。恩承蝶幸身御椒房。欢...
查元鼎(1804~?),字小白,浙江宁人,卒年不详,可能在光绪十二年(1886)前后。出身书香门第,其祖为清初著名诗人查慎行。元鼎善承家学,少有文名,道光末年游幕来台,当轴慕其名者屡屡争相延聘。但因个性耿介,懒于徵逐名利,故凡有拂其意者便去,不复停留。同治元年(1862),戴万生事起,查氏途中遇戴军被掳,后蒙林占梅等人营救得以脱险。事平后,遂侨寓堑,日以诗为乐。晚年遇益穷,而守益坚,著述不辍,颇受竹堑文人尊重,每逢潜园文酒盛会,辄推为盟主。诗歌之外,亦长于刻石,时人以之与擅长治竹的徐木丛并称,有「查石徐竹」的美誉。查氏诗歌以表达心境、反映时事、往来酬唱、课题咏物之作为多;虽然生活窘迫,面临困境,却往往能笑看人生,以丽句写愁,并托寓哲理,藉此消解心中不平之鸣,形成其独树一帜的艺术美感。平生诗作于戴案时遭焚殆尽;晚年所作,集为《草草草堂吟草》,家贫未能剞劂于世,唯旧稿已佚,今日所见不全。日治时期,《台湾文艺丛志》及《台湾诗报》,曾刊载其诗篇若干,皆许其作必传。此外,林维丞《沧海拾遗》、王松《台阳诗话续编》以及民国五十五年(1966)黄典权于《台南文化》八卷二期所刊《草草草堂吟草》,皆著录若干,或有损益,可相增补。以下所录查氏诗作,主要汇辑上述各项资料编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