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日病中得笙斋诗·其一

朝代:清朝|作者:施梅樵|

万里关河一病身,秋风秋雨最愁人。

已无福泽膺卿相,偏觉文章忌鬼神。

茶灶药炉成懒癖,砚床笔架起微尘。

寂寥客里何须问,司马多才岂是贫。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:此收于《捲涛阁诗草》,第一首又载林文龙《台湾诗录拾遗》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五指参天峰和丘文庄公韵·其一明朝·王弘诲地尽南溟气复连,五峰如指势擎天。浴光应捧咸池日,染翠疑探太乙烟。瑶岛露分仙掌湛,宝轮花傍佛支悬。寰中诸岳纷罗立,谁向鸿濛握化原。
  • 2.《宿灵峰赠总持大师宋朝·许景衡记得曾为凤林客,高僧住处最深幽。几千里外重携手,三十年间一转头。霜叶乍惊风槭槭,云堂相对夜悠悠。去留聚散元无著,自笑多情更刻舟。
  • 3.《青歌儿元朝·贾仲名争似俺花浓花浓柳重。更和这雨魂雨魂云梦。曲阁层轩锦绣拥。香温玉软丛丛。珠围翠绕重重。鼍皮鼓儿鼕鼕。刺古笛儿喁喁。琵琶慢撚轻拢。歌音换羽移宫。助人笑口欢容。几多密...
  • 4.《挽徐子瞻明府·其一明朝·佘翔乘化飘然去,言登紫府班。石麟天上物,元不住人间。
  • 5.《东坡生日用坡词“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”拈韵赋诗得年字清朝·方守敦冻云暗江浦,短景侵霜颠。哀心苦独抱,孑处疏华筵。风雅道未歇,咸慕使君贤。寒宵胜友集,文物仰苏仙。肴酒殷与陈,遗像俨在悬。谁云此好事,用情良独妍。荣名有千载,金石...
施梅樵(1870~1949),字天,早岁号哥,壮年改为蜕奴,晚号可白、捲涛阁主人,又号笠人、笠草堂主人。彰化鹿港人。父亲施家珍为岁贡生,曾任福建福宁教谕。施梅樵性豪迈,重气节,天资甚高,读书过目成诵。光绪十九年(1893),以案首入泮。日本治台后,绝意仕途,日惟以诗自娱。与同乡洪弃生、许剑渔及苑里文人蔡启运共倡「鹿苑吟社」,又曾加入「鹿江诗会」,并担任「大冶吟社」顾问,积极从事诗教。中岁以后,流离转徙,到处设帐授徒,以期延续斯文于不坠。生平流自赏,晚年生活困顿,牢骚抑郁,悉发为诗。〖参考施让甫〈施公梅樵家传〉,《鹿江集》,彰化:瑞明印书局,1957年;林翠凤《施梅樵及其汉诗研究》,中山大学中文所博士论文,2009年。〗

洪弃生认为施梅樵诗:「传诸他日,将在郑所南之间,拟于本朝,岂居赵瓯北之下。」施士洁谓其诗:「雄秀精深,各臻其妙。」〖以上两则见施梅樵《捲涛阁诗草》序,台中:著者自印本,1921年。〗陈衍则以为梅樵:「才大心细,元气充溢,集中佳作,多入神化。」〖参考施梅樵《鹿江集》,序。〗大正十年(1921)门人杨尔材、袁饮湘、李樱航与其侄施石甫、施让甫共同刊印编校《捲涛阁诗草》。民国四十六年(1957)施让甫再辑《鹿江集》出版。施梅樵另有〈玉井诗话〉、《白沙诗集》、《捲涛阁尺牍》、《见闻一斑》、《读书劄记》〖参考施梅樵《鹿江集》,序;王国璠《台湾乡土文物浅说》,台北:北区台湾史迹源流研究会,1982年。〗,除部份〈玉井诗话〉可见于《鲲洋文艺社报》外,其馀皆未见刊。民国九十年(2001)六,高志彬将《捲涛阁诗草》、《鹿江集》重印,编入《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》第三辑,题为《梅樵诗集》,由龙文出版社出版。兹以《捲涛阁诗草》、《鹿江集》为底本,参考鹿港文教基金会所藏《施梅樵诗草》、《台湾日日新报》、《台南新报》、《台湾文艺丛志》、《鲲洋文艺社报》、《孔教报》、《台湾诗学》、《诗文之友》、《詹作舟全集》等报刊诗集编校增补。(杨永智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