彰化道上

朝代:清朝|作者:施梅樵|

暮云一片俯荒城,谁挽银河洗甲兵。

古驿斜阳鸦背疾,乱山秋色马头生。

榴花过雨含红泪,江水争流带怒声。

莫怪王郎歌斫地,天涯惯作不平鸣。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:此收于施梅樵《捲涛阁诗草》,又载林文龙《台湾诗录拾遗》。 创作地点:台湾彰化县

2. 杨永智编校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读史·其十一元朝·吴当九夷辟地识遗贤,白帽端居木榻穿。卓行至今推有道,建安词藻漫流传。
  • 2.《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·其四·唐山明朝·王渐逵唐仙兄弟住云溪,七圣途迷尔不迷。铁笛洞箫和月杳,舞鸾回鹤飐岩低。遥从石巘纡仍憩,独把椒浆远更提。炉鼎已堙寒火伏,祇馀丹井未封泥。
  • 3.《送秦楚材使高丽宋朝·张守齑盐太学鬓先秋,乘兴聊为漫汗游。戏把汉旌行绝域,不因邛竹取封侯。波神侑饮鲸翻鲙,海雨催诗蜃吐楼。不独鸡林传好句,会看弭楫上瀛洲。
  • 4.《茆屋明朝·吴法茆椽近野田,亭午见炊烟。稚笋穿篱出,夭桃傍水妍。云霞诸岭近,鸡犬数家连。睍睆闻黄鸟,清于弄管弦。
  • 5.《王侯德政咏·其七·花郊驯雉明朝·李之世青郊如染遍桑麻,烟火茆茨几万家。夜户不惊眠犬静,山鸡时啄野桃花。
施梅樵(1870~1949),字天,早岁号哥,壮年改为蜕奴,晚号可白、捲涛阁主人,又号笠人、笠草堂主人。彰化鹿港人。父亲施家珍为岁贡生,曾任福建福宁教谕。施梅樵性豪迈,重气节,天资甚高,读书过目成诵。光绪十九年(1893),以案首入泮。日本治台后,绝意仕途,日惟以诗自娱。与同乡洪弃生、许剑渔及苑里文人蔡启运共倡「鹿苑吟社」,又曾加入「鹿江诗会」,并担任「大冶吟社」顾问,积极从事诗教。中岁以后,流离转徙,到处设帐授徒,以期延续斯文于不坠。生平流自赏,晚年生活困顿,牢骚抑郁,悉发为诗。〖参考施让甫〈施公梅樵家传〉,《鹿江集》,彰化:瑞明印书局,1957年;林翠凤《施梅樵及其汉诗研究》,中山大学中文所博士论文,2009年。〗

洪弃生认为施梅樵诗:「传诸他日,将在郑所南之间,拟于本朝,岂居赵瓯北之下。」施士洁谓其诗:「雄秀精深,各臻其妙。」〖以上两则见施梅樵《捲涛阁诗草》序,台中:著者自印本,1921年。〗陈衍则以为梅樵:「才大心细,元气充溢,集中佳作,多入神化。」〖参考施梅樵《鹿江集》,序。〗大正十年(1921)门人杨尔材、袁饮湘、李樱航与其侄施石甫、施让甫共同刊印编校《捲涛阁诗草》。民国四十六年(1957)施让甫再辑《鹿江集》出版。施梅樵另有〈玉井诗话〉、《白沙诗集》、《捲涛阁尺牍》、《见闻一斑》、《读书劄记》〖参考施梅樵《鹿江集》,序;王国璠《台湾乡土文物浅说》,台北:北区台湾史迹源流研究会,1982年。〗,除部份〈玉井诗话〉可见于《鲲洋文艺社报》外,其馀皆未见刊。民国九十年(2001)六,高志彬将《捲涛阁诗草》、《鹿江集》重印,编入《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》第三辑,题为《梅樵诗集》,由龙文出版社出版。兹以《捲涛阁诗草》、《鹿江集》为底本,参考鹿港文教基金会所藏《施梅樵诗草》、《台湾日日新报》、《台南新报》、《台湾文艺丛志》、《鲲洋文艺社报》、《孔教报》、《台湾诗学》、《诗文之友》、《詹作舟全集》等报刊诗集编校增补。(杨永智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