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州歌九十八首·长芦转柁是通津

朝代:宋朝|作者:汪元量|
长芦转柁是通津,尽是东西南北人。
日暮烟花箫鼓闹,红楼烂醉楚州春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七古·残句近现代·毛泽东自信人生二百年, 会当水击三千里。
  • 2.《倦寻芳慢·露晞向晚宋朝·王雱 露晞向晚,帘幕风轻,小院闲昼。翠迳莺来,惊下乱红铺绣。倚危墙,登高榭,海棠经雨胭脂透。算韶华,又因循过了,清明时候。 倦...
  • 3.《润州城头晚眺清朝·尤怡高城一面拥横流,客思遥将晚色愁。千嶂云霞方落日,大江涛浪欲惊秋。岂无铁锁防飞渡,亦有牙旗镇上游。六代纷纷竟何有,断帆渔火在瓜洲。
  • 4.《马蹄花明朝·吾邱瑞小旦见介:白面书生。愿备侯门宿卫兵。朝陈刁斗。昼拥戈矛。夜宿团营。古来遣质虑寒盟。今朝入侍消阴谮。待家君拜节平妖。那时见报国忠贞。
  • 5.《怀顾黄公清朝·王又旦不畏穷愁只著书,幽栖风物近何如?断云疏雨吴王岘,竹瓦临江十尺庐。
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,亦自号水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