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林寺鳗井

朝代:宋朝|作者:林景熙|
云根藏海眼,灵物此中蟠。
吐沫晴岩雨,飞阴夏木寒。
何年化龙去,半日待潮看。
消长从谁问,微吟倚石阑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游虎丘宋朝·虞宾相期到虎丘,出郭始乘舟。旷野云山路,平原水国秋。客心还未喜,木叶已先愁。那得真僧在,重教石点头。
  • 2.《游海珠寺明朝·甘学扶病强登江上台,芙蓉玉鹤共徘徊。三千世界杯中见,九万扶摇醉里灰。前世苏公真佛祖,再来甘子野花魁。光阴遮没怜萍水,竹院寻僧忘却回。
  • 3.《陪万五溪学宪至雁山明朝·朱谏雁山山下惠风和,野老追随使节过。海气尽消波色定,楝花才落鸟声多。林烟漠漠春将别,世路纷纷发易皤。借取僧房同一宿,夜凉明月下庭柯。
  • 4.《至枫林登东山楼有感明朝·朱同楼隐乔林白日长,桂花不断四时香。山蒸岚气作朝雨,竹引水风生晚凉。身在岂应愁计拙,兴来时复动诗狂。东山一为苍生出,赢得人间话几场。
  • 5.《甘棠(今陜州)清朝·王士祯弭节甘棠日未晡,玉钗金缕散青芜。殽陵此去多风雨,不用尊前唱鹧鸪。
林景熙的诗词曲代表作

林景熙(1242年—1310年),字德暘,一作德阳,号霁。温州平阳(今属浙江)人。南宋末期著名爱国诗人。咸淳七年(1271年),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,历任泉州教授,礼部架阁,进阶从政郎。宋亡后不仕,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。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。他教授生徒,从事著作,漫游江浙,因而名重一时,学者称“霁山先生”。卒葬家乡青芝山。
林景熙作为雄踞我国宋元之际坛数十年的爱国诗人,其创作成就和艺术造诣,历来受到极高的评价。他的诗文格幽婉,沉郁悲凉又不失雄放,他是温州二千年历史中成就最高的诗人。一生中共留下诗文16卷。其中诗歌《白石樵唱》6卷;散文《白石稿》10卷,后人编为《霁山集》。历代文史学家称其为“屈子《离骚》、杜陵诗史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