杂咏十首酬汪镇卿·垂垂大夏颠

朝代:宋朝|作者:林景熙|
垂垂大夏颠,一木枝无力。
精卫悲沧溟,铜驼化荆棘。
英风傲几砧,滨死犹铁脊。
血染沙场秋,寒日亦为碧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荆轲刺秦王汉朝·刘向   秦将王翦破赵,虏赵王,尽收其地,进兵北略地,至燕南界。   太子丹恐惧,乃请荆卿曰:“秦兵旦暮渡易水,则虽欲长侍足下,岂可得哉?”荆卿曰:“微太子言,臣愿...
  • 2.《葛溪驿宋朝·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,一灯明来照秋床。病身最觉风露早,归梦不知山水长。坐感岁时歌慷慨,起看天地色凄凉。鸣蝉更乱行人耳,正抱疏桐叶半黄。
  • 3.《次韵韩文若展江五咏·其三宋朝·苏过绿暗红稀禁火时,使君轩驭雨仍随。清风吹得江湖句,争遣诗筒挑鼓旗。
  • 4.《咏古五首·其五·二疏明朝·江源大象转四时,始觉止为善。不为好爵縻,翱翔令人羡。
  • 5.《送愚山游嵩山清朝·王士祯夙昔山水怀,梦想嵩阳寺。先生江海人,萧条自孤寄。寒潭渐收潦,华林起凉吹。落日下轘辕,青山带行骑。褰衣涉清颍,群峰乱苍翠。二室秋峥嵘,三花未憔悴。却寻卢鸿宅,岩扉...
林景熙的诗词曲代表作

林景熙(1242年—1310年),字德暘,一作德阳,号霁。温州平阳(今属浙江)人。南宋末期著名爱国诗人。咸淳七年(1271年),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,历任泉州教授,礼部架阁,进阶从政郎。宋亡后不仕,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。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。他教授生徒,从事著作,漫游江浙,因而名重一时,学者称“霁山先生”。卒葬家乡青芝山。
林景熙作为雄踞我国宋元之际坛数十年的爱国诗人,其创作成就和艺术造诣,历来受到极高的评价。他的诗文格幽婉,沉郁悲凉又不失雄放,他是温州二千年历史中成就最高的诗人。一生中共留下诗文16卷。其中诗歌《白石樵唱》6卷;散文《白石稿》10卷,后人编为《霁山集》。历代文史学家称其为“屈子《离骚》、杜陵诗史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