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松

朝代:清朝|作者:林耀亭|

秦封忆昔少年时,阅尽沧桑总不知。

重受风霜频挫折,空山犹见老虬枝。

注释

1.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:此收于林耀亭《松书室吟草》,又载王建竹《台中诗乘》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留春令·咏梅花宋朝·史达祖 故人溪上,挂愁无奈,烟梢月树。一涓春水点黄昏,便没顿、相思处。曾把芳心深相许。故梦劳诗苦。闻说东风亦多情,被竹外、香留住。
  • 2.《饮酒 十六晋朝·陶渊明少年罕人事,游好在六经。行行向不惑,淹留遂无成。竟抱固穷节,饥寒饱所更。敝庐交悲风,荒草没前庭。披褐守长夜,晨鸡不肯鸣。孟公不在兹,终以翳吾情。
  • 3.《和丁大声登皆山楼之作依韵明朝·王炘山色侵楼重,竹阴傍涧清。绿峰群寂寂,黄鸟独声声。雾聚松枝合,樵稀石面生。云收余峭壁,日影北林更。
  • 4.《和蜀公家居宋朝·彭汝砺平湖三月水犹寒,霜鉴冰壶照玉颜。柳暗何如江上路,云深不碍海中山。春风凫雁窥青琐,晚日波涛在白间。景物会招山简醉,时时倒着接䍦还。
  • 5.《南歌子·其二·和秋宵寓沧浪亭闻捷四首明朝·李元鼎烽火连南北,嫖姚将是谁。戟门飨士费牛椎。王师过后,鹅鸭乱猜疑。黾鼓翻银浪,砧声锁翠眉。飞舸犹恨会兵迟。看取秋清明月朗,捷来时。
林耀亭(1868~1936),名炳煌,一名联辉,字耀亭,号守拙,署名树德居士。台中厅蓝兴堡树仔脚庄(今台中市)人,庠生。其居第名「树德堂」,东侧有庭园名「务滋园」,乃采左传「树德务滋」之义。自幼即于务滋园中家塾「松月书室」从江登阶、赖石村读。赋性聪明,才质卓异,文艺试帖皆大有可观。光绪十九年(1893)取进台湾县学生员,并任蓝兴堡联甲分局董事。日治至战后,历任台中办务署参事(1897)、台中厅树子脚区庄长(1900)、台中区长(1917)、台中兴业信用组合理事、台中市协议员等职。战后创办树德工专(今修平技术学院)。林氏善属文,大正九年(1920)加入栎社为会员。生平凡有所作,皆珍藏吟箧。由明治三十年(1897)起,至昭和十二年(1937)止,计得诗近五百首。其为诗,不假雕饰,明白如话,清新可爱。其中应酬唱和之作居多,触景写怀次之,吊古咏史又次之。 〖参考鹰取田一郎《台湾列绅传》,台北:台湾总督府,1916年4月,页183;陈清池《林耀亭翁?面影》,台中:耀亭翁遗德刊行会发行,1938年12月;张子文等《台湾历史人物小传:明清暨日据时期》,台北:国家图书馆,2003年12月,页286。

林氏卒后,陈清池编辑追思纪念集《林耀亭翁?面影》一书,分「翁?略历」、「追忆集」、「馀荣集」三部分,并附照片多帧,昭和十三年(1938)发行。俟后其哲嗣林汤盘录其遗稿古近体诗诸作,嘱鹿港诗人吕岳编校,题《松月书室吟草》,于昭和十五年(1940)付印行世,1992年龙文出版社据此影印出版。兹以《松月书室吟草》为底本,并参考《林耀亭翁?面影》、《台湾日日新报》、《台湾文艺丛志》、《诗报》、《瀛洲诗集》、《台湾诗钞》、《台湾诗录》等所载诗作补录编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