挽夏瑞芳联

朝代:清朝|作者:林纾|

生平未履兵间,何事竟遭来歙祸;

身后仅余弱息,莫教更覆孔融巢。

注释

1. 对联 出处:对联话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借漫兴一十五首·其一元朝·陈镒碧树参差竹屋低,半生此地惬幽栖。悠然不尽登临兴,屋上青山屋下溪。
  • 2.《题尹瘦石盲群图清朝·巨赞牵连归败屋,未必是前愆。酒肉朱门臭,饥寒只自怜。
  • 3.《漫书五首·其四明朝·石宝十五年前到,都城犹古风。蹇鞍逢进士,鸡酒宴名公。世事车轮转,人情木叶红。豪华迷旧眼,谁与论颛蒙。
  • 4.《夏日省中即事明朝·江源绿槐风细乳鸦飞,坐看砖阶树影移。性懒最宜公事少,日长谁促簿书期。二毛敢谓淹郎署,十载深知负宠私。纸帐梨床饶午睡,起来三复伐檀诗。
  • 5.《悼内·其一明朝·佘翔绣佛斋中梦乍醒,悲风吹月透疏棂。莲花不见参禅者,冷落床头数卷经。
林纾(1852~1924),原名群玉,字琴南,号畏庐、蠡叟、冷红生……等。清福建闽县人,光绪八年(1882)举人。曾于福州苍霞精舍、杭州东文精舍、京师金台书院讲学。光绪二十七年(1901)担任京师五城学堂教习,三十二年(1906)任教京师大学堂。教学之馀,由他人口译,以古文翻译欧美小说一百七十馀种(或言共二百馀种),世称「林译小说」,乃引介西方文学之先驱,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,其中与王寿昌合译之《巴黎茶花女遗事》最为著名。平生著述丰富,与古文相关者如《畏庐文集》、《春觉斋论文》、《文法讲义》……等数十种;作如光绪二十三年(1897)所出版的《闽中新乐府》收仿乐府体诗歌三十二首,激议时政,倡导改良,是其平生第一部著作,行海内,王松《台阳诗话》特别予以介绍;此外作《畏庐遗迹》、理论专著《春觉斋话论》,都为世人所赞誉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