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十自寿·其十三

朝代:清朝|作者:林纾|

谁拥皋比扇丑图?磨牙泽吻龁先儒。

江河已分随流下,名教何曾待我扶。

强起捋须撩虎豹,明知袭狗类鼱鼩。

一篇道命程朱录,面目宁甘失故吾。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虞韵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和寄周郎中宋朝·吕陶省郎华发倦游时,却忆当年一布衣。仕路更劳何足恋,家山可爱不如归。吟中斗绝红尘味,静里能延白日辉。某水某丘真旧物,春来赢得掩重扉。
  • 2.《寄隐士宋朝·单锡岩头郁郁凌寒柏,柏间时复云封白。苔苍草碧自年年,绝奇中有参同客。道通下蹑天根深,山灵啼泣穹崖阴。春深不问花开落,寂寂空山千万寻。
  • 3.《效李白湘中体宋朝·释德洪夕光江摇鱼尾红,何处扁舟开晚篷。雁字初成春有信,烟鬟空好雨无踪。荒寒数苇橘洲岸,领略半窗湘寺钟。浦口行人已争渡,林下归僧欣一逢。
  • 4.《古风五首·其四明朝·吕原泮林集飞鸮,食葚怀好音。恶人谨斋沐,承祀亦居歆。瓦石变和玉,铅铁成南金。化恶以为美,君子当存心。
  • 5.《古诗荅金谷似清朝·王士祯西山纷钩绵,具区远泓峥。岩洞既殊丽,草木滋鲜荣。灵威古丈人,素书发其英。千载多秀民,游札高令名。昔闻夫子贤,乃自长洲生。五经何纷纶,七略亦纵横。提携吴纯钩,落笔...
林纾(1852~1924),原名群玉,字琴南,号畏庐、蠡叟、冷红生……等。清福建闽县人,光绪八年(1882)举人。曾于福州苍霞精舍、杭州东文精舍、京师金台书院讲学。光绪二十七年(1901)担任京师五城学堂教习,三十二年(1906)任教京师大学堂。教学之馀,由他人口译,以古文翻译欧美小说一百七十馀种(或言共二百馀种),世称「林译小说」,乃引介西方文学之先驱,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,其中与王寿昌合译之《巴黎茶花女遗事》最为著名。平生著述丰富,与古文相关者如《畏庐文集》、《春觉斋论文》、《文法讲义》……等数十种;作如光绪二十三年(1897)所出版的《闽中新乐府》收仿乐府体诗歌三十二首,激议时政,倡导改良,是其平生第一部著作,行海内,王松《台阳诗话》特别予以介绍;此外作《畏庐遗迹》、理论专著《春觉斋话论》,都为世人所赞誉 。